当前位置:首页->课程学习->第十三章 古代亚非文学->知识点二

观看视频学习

希伯来历史

《旧约》的三部分

《旧约》诗文作品文学成就

希伯来诗歌、文学遗产特点

边学边练

希伯来历史

教师讲解

旧约》是古希伯来人的宗教经典。古希伯来人在公元前2000纪中叶侵入迦南,就是后来称为巴勒斯坦的地区。当时的迦南人把入侵者叫做“希伯来人”,意思是“从河那边来的人”(“河”指幼发拉底河)。公元前11世纪下半,希伯来人为了联合抗敌,开始建立民族统一国家,各部落推选扫罗为首任国王(公元前1028-前1013),后经大卫和所罗门父子80年的治理,国力达到鼎盛。之后分裂成北朝以色列(公元前933-前722)和南朝犹太(公元前933-前586)。以色列和犹太先后被亚述和新巴比伦夷灭。犹太人被新巴比伦人掳掠,即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直到公元前538年才返回耶路撒冷。公元135年,罗马人扫荡了犹太全境,古代希伯来历史全部结束,遗民及其后裔流落到世界各地。

巴比伦之囚

犹太人作“巴比伦之囚”以后的五百年,是他们文化史上重要的时期——完成了一神论的犹太教义,重新编订了教规、信条,编纂了圣经,整理希伯来民族历代的文学遗产,作为民族文学的珍品而流传下来。这份希伯来的文学遗产,被后来的基督教徒所接受,编入他们的“圣经”,称为《旧约全书》,以区别于公元后基督教徒写的《新约全书》。

耶路撒冷哭墙


下面你可以选择知识点二中第二部分 《旧约》的三部分学习,

也可点击进入知识点三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