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19世纪50年代,反对蓄奴制的南北战争即将爆发,现实主义倾向的文学就在这种新形势下产生,出现了废奴文学。斯托夫人(1811-1896)站在废奴派的立场上,对残酷的蓄奴制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她的代表作是《汤姆叔叔的小屋》。
三、名词解释
1.废奴文学。
美国在19世纪50年代,反对蓄奴制的南北战争即将爆发,现实主义倾向的文学就在这种新形势下产生,出现了废奴文学。斯托夫人(1811-1896)站在废奴派的立场上,对残酷的蓄奴制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她的代表作是《汤姆叔叔的小屋》。
2.“欧·亨利法”。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构思巧妙,结局出人意外,耐人寻味。他在表现小人物悲苦命运的时候,又常常在幽默中含有辛酸的泪水。这被称为“欧·亨利法”。
3.威塞克斯小说。
哈代所著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的情节,几乎总是在同一个地方展开的,这地方既是英国西南部各郡境内,作家出生和生活的道塞特郡、德文郡、伯克郡等。在他的作品中,这个地区得到一个假定的名字,叫做“威塞克斯”。因此,哈代的作品常被称为“威塞克斯小说”。
4.社会问题剧
指19世纪后半期挪威作家易卜生所创作的一组戏剧作品,这些作品直接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个方面的描绘,无情地揭露了政治、法律、宗教、道德、婚姻及家庭个方面的弊端,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由此而被人们称为"社会问题剧",这种戏剧重在提出问题而不在解决问题,代表作是《玩偶之家》。
四、简答题
1.爱玛的悲剧形象。
《包法利夫人》在灰暗的外省乡镇背景下,小说展开了爱玛从农家少女到成为包法利夫人后,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描写。
爱玛出生在乡村,接受的却是贵族化的修道院教育。幻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是爱玛悲剧的起点。她不满与包法利的平庸婚姻,努力追求浪漫爱情,结果却是不断堕落。作家展现了造成包法利夫人悲剧的罪恶的社会现实——虚假的面孔、腐化的风气以及金钱的力量等等。
爱玛的悲剧是个人的,更是社会的。围绕着她“红杏出墙”而显露的各色面孔,构成了外省丑恶腐败的风俗画面。福楼拜通过这些形象,反映出包法利夫妇的悲剧必然性。
2.《德伯家的苔丝》的思想内容。
小说通过苔丝一家的遭遇,具体生动地描写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后小农经济解体以及个体农民走向贫困与破产的痛苦过程。苔丝不但受到农业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而且受到了亚雷和克莱的压迫。亚雷对代表新兴资产阶级,他压迫更多表现为人身迫害,而克莱代表传统道德,他的压迫则更多地体现为道德和精神的折磨。他与亚雷对苔丝的迫害,本质上并无区别。因此,苔丝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小说通过对一个无辜少女备受迫害的描绘,对资产阶级社会及其法律、道德和虚伪的宗教作了有力的揭露,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3.苔丝的形象。
苔丝是作者处处加以维护并塑造得十分成功的艺术形象。首先,在苔丝身上,体现了劳动妇女一切美好品质:坚强、勤劳而富于反抗性。其次,苔丝生活在新旧交替时代,出生在一个没落小贵族世家的农民家庭,残存于农民身上的某些旧道德观念和宿命观点,都对她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第三,苔丝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小说同归对一个无辜少女备受迫害的描绘,对资产阶级社会及其法律、道德和虚伪的宗教作了有力的揭露,提出了强烈的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