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在灰暗的外省乡镇背景下,小说展开了爱玛从农家少女到成为包法利夫人后,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描写。
爱玛出生在乡村,接受的却是贵族化的修道院教育。幻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是爱玛悲剧的起点。她不满与包法利的平庸婚姻,努力追求浪漫爱情,结果却是不断堕落。作家展现了造成包法利夫人悲剧的罪恶的社会现实——虚假的面孔、腐化的风气以及金钱的力量等等。
爱玛的悲剧是个人的,更是社会的。围绕着她“红杏出墙”而显露的各色面孔,构成了外省丑恶腐败的风俗画面。福楼拜通过这些形象,反映出包法利夫妇的悲剧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