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目标 |  学习要点 |  关 键 词 |  知 识 点

语词的错位

一、语词的错位

语词的错位也是诗歌语言运用的一个突出特点。刘勰总结为"上字而抑下,中辞而出外"的"颠倒文句"、"回互不常"。这种现象无论是在古典诗词或是在现代诗歌文本中,都可谓俯拾皆是,举不胜举。

通常认为,诗歌体裁特点,如诗语必须精炼,要讲究韵律,律诗要有对偶等的限制,是造成诗歌语词错位的重要原因。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事实上,诗歌 文本中还有大量的并不一定由于诗歌体裁的限制,而是由诗人的有意为之造成的语词错位。这种有意为之,只能说明诗人除了要使自己的诗句符合诗律要求之外,还在于通过这种语词的错位追求一种语言效果。这种语言效果,用中国古代文论家的说法,即"取新"、"效奇",用现代文论的说法,即通过打破常规的"陌生化"的语言运用,从而"最大限度地突出话语,""将语言自身的行为置于最突出的地方",使语言符号具有的表现功能处于支配地位。

这是指当语言被人们以诗或美学的方法加以运用时形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诗歌的任务不在于要借助语言去做某种理性的说明,而在于通过语言的运用去唤起相应的审美感受。因此,从美感生成的层面来看,有效地突出"话语"本身,从而引起解读者对于诗歌语言本身的关注,使读者在对于语言本身的感知中,获得一种不同于面对日常生活时的新的感觉,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从这一角度看,诗歌打破常规的语词错位,以及对偶、叶韵、跳跃、省略等等,其实都具有实现诗歌语言"最大限度地突出话语"的功能。

二、语词错位与诗歌情感表现

我们知道,素有"诗圣"之称的杜甫作诗,非常讲究炼字用句,曾发豪语"语不惊人死不休",在他的创作实践中,他也努力做到这一点。他的《秋兴》(之八)中的颔联"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了语词错位的手法。常规的语序应是这样"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这种语词的错位产生了三个方面的效果。

其一,这种错位让人们对语言本身进行关注。在我们的经验里,鹦鹉啄食稻米,凤凰栖息于梧桐树枝,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实了,如果诗句描写这种闭着眼都知道的事实,毫无新意,也着实没有必要,这首诗的价值也大打折扣。这种末流小技是为杜甫这等大家所不为的。而杜甫只变动了语词的顺序,便化腐朽为神奇。第一,这种变动的语词顺序取得的"陌生化"效果,对我们的理解力带来挑战,也使我们对熟视无睹的东西再次关注;

第二,我们不会再把颔联的描写只当作一个事实,而是产生了新的审美感受。在正常语序的句子中,鹦鹉和凤凰的躯体犹如两个特写镜头,填满了整个审美空间,使这个空间是这么狭仄,顶多为几粒米和一截粗枝,半片叶子留一点位子。再感受不到一缕香,一丝风。而语词顺序颠倒后,香稻、碧梧变成了主体,情况就大为不同了。香稻成为中心词,我们似乎看到了长安郊外无边的金色田野,成熟的金黄色的稻子殷实累累,几只小黑点似的鹦鹉在啄食,一派丰收的景象。这会不断诱发我们的审美想象,我们似乎闻到了混合着阳光味道的稻香,进一步想像着那流脂的白米,由此又进一步似乎闻到新米做出的米饭的香味,此时我们不禁会满口生津了。长安城内,街道两旁栽满了高大的梧桐树,枝干粗壮,树叶碧绿,一派生机,如此良木,想必定会有佳禽择而栖息,我们似乎看到传说中的凤凰正蹁蹁飞落在枝头。只在语词顺序颠倒的一瞬间,我们顿时觉得审美的空间是那么开阔,产生的审美感受是那么新奇。这就是诗歌创作中语词错位产生的魅力。

其三,结合整组诗以及整首诗来看:《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大大伤了唐王朝的元气,难以复兴了,杜甫本人也在战乱中东奔西走地逃难。安史之乱结束后不久,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了生活的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地零落,壮志难酬,心境是十分寂寞抑郁的。《秋兴》这组诗,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凄清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这第八首也是这个主题,采取的手法是今昔对比。既然是对比,当然要写当年之国泰民安,居有定所,长安城内人才济济,心向良主了。所以第八首前三句都是写当年之兴的。可是如果颔联如果采用正常语序,很难具有表现当日之兴的效果,而语词错位之后就不一样了,这一点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轻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我们都熟悉作为抗金将领,主战派的核心人物,辛弃疾的词是非常豪放的,风格以沉雄激越著称。但是这首小令却超脱于慷慨纵横之外,清新潇洒,别有趣味。

这一首词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黄沙岭道上写的几篇作品之一。我们读中学的时侯已学过,当时只觉得这首词好,如何好,认识却很朦胧。这里我们就从语词的错位这一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词的妙处。

语词的错位从上片第一句就开始了。第一句的正常语序应是这样:明月惊鹊(栖)别枝,轻风(逗)蝉半夜鸣。明月的光辉惊醒了鹊鸟,它们扑楞楞飞起,转到树叶浓密的枝头;风丝的逗弄,使得蝉鸣叫以示抗议。这是词人夜中所见、所闻,其实这已很美了,但作者并不满足于这样的效果,因为这还不能充分表达出他的感受。因为正常的语序陈述的是一种动态的画面,鹊鸟飞动,而作者是要传达"静"的氛围所营造的美妙意境。无边的夜空中,一轮明月居于其中,它是那么皎洁,那么明亮,纯净的光辉慷慨地倾向大地,此时,温柔的夜风轻轻拂过"我"的面颊,"我"一个夜行人便沉醉于这无边的月夜之中了,"我"融于其中,胸怀变得也如明月那样广阔、仁爱,似充满浩然之气。那作者这美妙的感受怎么能让惊鹊的慌乱与蝉鸣的聒噪给毁掉呢。所以将"惊鹊"与"鸣蝉"放于句后,也就是将它们只作为这无边美妙月夜的一个点缀,更突出这夏夜的清朗与柔静。(否则,如按正常语序,只能破坏这美景)正是这月夜美景开阔了词人的胸怀,启发了他的灵感,使他留意美的事物,并发自内心地去欣赏、赞美,于是在经过一片稻田时,听到此起彼伏的蛙鸣,创造出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样的名句。
也正是这种美好的情愫,赋予了作者看待事物新的眼光,新的心境,和艺术创造的灵感。下片首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同样采用了语词错位的手法,妙处固然可从诗词格律的要求来谈,但此时,这两句并不是作者的有意而为之了,这是作者承上片而来,在新的心境下,产生的新的眼光看事物时自然的艺术表达。月夜赋予他的最美好的情愫,最质朴的口语,创造了不朽的艺术。试问,在此之前,有谁用出自儿童稚趣的大白话"七八个星""两三点雨"入诗的呢?

在这首词里,我们又进一步领略到了语词错位带来的艺术魅力。


练习题

自己找出一首在语言运用上具有"语词的错位"这一特点的诗歌并对它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