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三:记忆在学习中的作用

  


  记忆就是在头脑中累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因此,记忆是以往学习经验的总积累,也是学习的关键。
   一、基本过程
  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分别是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一)识记(输入)
  1.界定
  识记是获得事物的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 这是记忆的开端环节,是反复认识某一对象,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
  2.种类
  (1)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从有无预定目的、任务来看,识记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有意识记,这是事先有预定目的,运用一定方法,需要一定努力的识记。当个体在有意识记时,要有如下几条规律:要有想要记住的意图和任务、要有长远的识记目标、必须采用专门的识记方法。
  第二,无意识记,这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识记。它具有很大的不随意性、片面性、偶然性。当个体是无意识记时,有如下几条规律: 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物容易记住;能满足需要、引起兴趣、激发情绪的事物易于记住;与活动目的任务相联的事物,无意识记效果好。
  (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根据识记材料与方法不同,识记还可以分为:
  第一,机械识记,就是学习者不理解材料的意义,只按材料的外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识记的材料根本没有什么意义;材料本身虽有意义,但学习者一时没有理解,就去识记。
  第二,意义识记,就是学习者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理解,具体表现为发现识记材料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或规律性;把新的识记材料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给无意义的材料附加人为意义联系。
  3.影响因素
  (1)识记目的任务愈明确,效果愈好。
  (2)材料数量与材料性质的不同,影响识记效果。
  (3)识记活动性质不同,效果不同。
  (4)识记方法对识记效果的影响。
  (5)主观心理条件(知识经验、意识倾向、情绪、意志等)的影响。

  (二)保持(存储)
  1.界定
  保持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2.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是指在刚刚记住和学会的基础上,再继续地学习一段时间。 研究发现,从节省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的角度出发,50%之前的过度学习(即学习程度150%)对记忆的保持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三)再认或回忆(提取)
  1.再认
  再认是对过去感知过的对象再接触时,有熟悉之感,知道它是知觉过的对象。如碰到熟悉的人,认熟悉的字词等。
  其主要特点是对识记过的对象进行再认要比回忆容易;有不稳定和动摇的特点;有时会出现错误。
  2.回忆
  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对象不在主体面前,由其他刺激作用而在头脑里重现出来的过程。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