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程学习->第六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本章练习

四、简答题

1.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首先,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是这些作品的基本主题。在这场文学运动中,不仅抒情诗,就是小说和戏剧,也都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其次,浪漫主义继承了卢梭“返回自然”的思想,并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纲领。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构成浪漫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他们把大自然的美同现实社会的丑相对照,突出对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的厌恶,寄托理想,抒发感情。

第三,浪漫主义作家反对古典主义鄙弃民间文学的贵族态度,表现了对民间文学的极大热情。

第四,强调艺术创作的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摧毁了古典主义的桎梏,使文学创作从内容到形式进一步获得了解放。

第五,以离奇的情节、对照的手法、斑斓的色调,描写非凡的事件,塑造超凡、孤独的叛逆人物形象。

2.哈洛尔德形象。

哈洛尔德是一个英国贵族青年,对本阶级十分反感,持强烈的批判态度;他是一个忧郁、孤独、悲观失望的漂泊者。他厌倦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也痛恨英国冷酷的“文明”和“腐败”的恶习,独自漂泊在欧洲各地。虽然他与现实生活不相调和,但他没有与现实生活公开冲突,他一直处在忧郁、孤独的个人主义和悲观情绪中。这一形象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代表了诗人思想的消极方面,反映出拜伦早期创作的消极倾向。

3.《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如何体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游记》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与社会对立的个人在诗中十分突出,即诗人的主观抒情在诗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

《游记》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鲜明的对比方法。

此外,《游记》中有许多主人公所到之处自然风景的精彩描写。诗人要用大自然的壮美突现出社会现实的丑恶与贫困,表现诗人对现实的鄙视与不满。

4.《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题名的寓意。

在海涅看来,德国的现存制度腐朽而落后,而德国反动政府还企图用假象、伪善与诡辩来掩盖自己的腐朽,将德国的封建制度长期保存下去,这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童话般的幻想。既是幻想,就必然要破灭,德国的现存制度是注定要灭亡的。这就是长诗题目的寓意所在。诗人又用一切生机都已死灭的萧条的冬天来象征德国社会的昏睡与停滞,所以在“童话”前加上了“冬天”的形容语。

5.《草叶集》的思想内容。

惠特曼的《草叶集》是美国19世纪最有影响的一部诗集。它真实记录了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的美利坚前进的历史步伐,热情歌颂了自由、平等和民主精神,赞美了大自然和辛勤劳动、开拓的伟大的人民。首先,《草叶集》赞美肯定了“自我”,这个“自我”既有肉体又有灵魂,是一个人,也是一群人,实际上,这个“自我”就是自由、平等与民主精神的化身,代表了当时的美国精神。如《我歌唱带电的肉体》;其次,《草叶集》也是劳动之歌和自然之歌,如《斧头之歌》。第三,《草叶集》歌颂了为民主献身的美利坚人,如《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当紫丁香最近在庭园中开放的时候》。

1      2      3      4      5

本章学习结束,进入第七章继续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