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程学习->第六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二

观看视频学习

拜伦式英雄

拜伦的
其他创作

恰尔德•哈
洛尔德形象

恰尔德•哈
洛尔德游记

边学边练

拜伦的其他创作

拜伦的政治态度以及诗歌中的反抗精神,引起了英国统治者的仇恨。1816年,反动势力以诗人妻子离开诗人一事为借口,对他进行了疯狂的诽谤,迫使他永远离开了英国。在瑞士期间,他遇到了雪莱,二人成为挚友。在雪莱的影响下,他写了一些反映革命斗争的著名诗篇,其中的《卢德分子之歌》(1816)是英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号召工人斗争的诗歌。

(拜伦和雪莱)

在此期间,拜伦悲观绝望的情绪有所加强,这特别鲜明地反映在诗剧《曼弗雷德》(1817)中。《曼弗雷德》是拜伦个人主义反叛的高峰,同时又标志着他的个人主义的破产。

拜伦在希腊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完成。迁居意大利后,拜伦同当地的秘密革命组织烧炭党人发生联系。这使他在创作上获得了新的力量,悲观主义情绪逐渐被克服。从长诗的第四章可以看到,拜伦已摆脱了阴郁悲观的情绪,创作登上了一个新高峰。长篇巨著《唐璜》(1818-1823)代表了诗人创作的高峰,为拜伦非凡的诗人生涯挥洒了最辉煌的一笔。

《唐璜》是一部反映当时欧洲现实生活的讽刺长诗,描写的是18世纪末叶西班牙一个贵族青年的冒险故事。长诗通过主人公唐璜在西班牙、希腊、土耳其、俄国和英国等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从多方面展现了欧洲的社会历史生活。


下面你可以选择知识点二中第三部分 恰尔德•哈洛尔德形象学习,

也可点击进入知识点三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