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程学习->第十章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知识点四

观看视频学习

高尔基创作概述

《母亲》中巴维尔的形象

《母亲》中尼洛夫娜的形象

《母亲》的艺术成就

边学边练

《母亲》中尼洛夫娜的形象

尼洛夫娜的形象。巴威尔的母亲彼拉盖雅•尼洛夫娜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都是通过她的感受表现出来的。高尔基生动地描写了尼洛夫娜这个普通工人的妻子和母亲的觉醒过程。像千百万俄国的劳动妇女一样,她在旧社会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她身受政权、夫权和神权的束缚。最初,母亲是一个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妇女。宗教思想和传统观念的毒害,使得母亲变得温顺、胆小。

但是,在儿子和他的同志们的影响下,母亲渐渐懂得了革命的道理,逐步克服胆小怕事的奴性心理。在发生“沼地戈比”事件时,她冒着危险,高兴地替儿子送稿子给党的地下印刷所,她还要求和儿子一起去工厂参加群众集会。儿子被捕后,她主动代替儿子去工厂散发传单。当然,这时她参加革命工作,还是从关心儿子命运出发的。但是,通过革命斗争的锻炼,母亲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五一”节,母亲和革命工人一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时,她不畏沙皇军警,勇敢地走在队伍最前列,和敌人进行搏斗。在游行中儿子被捕后,她又代替儿子宣传革命道理。“五一”示威游行的斗争使母亲的阶级觉悟进一步提高了。

儿子再次被捕后,母亲更积极地参加革命斗争,成为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她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把报纸、“禁书”送到农村、工厂去。她广泛接触了劳动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到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痛苦,更深刻地认识到革命的意义。革命斗争不断增强母亲的革命胆略和才干。去农村送宣传品时,她主动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敌人在法庭上丑恶的表演,使尼洛夫娜进一步看清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和虚伪,而儿子的演说则加强了母亲对革命胜利的信心。最后,母亲在车站被捕时,表现出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这时昂然屹立在我们面前的尼洛夫娜已是一位坚贞不屈、勇于牺牲、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无产阶级战士了。

母亲插图

母亲从一个胆小怕事、温顺柔弱的妇女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这是她自觉接受党的教育和积极参加革命实践的结果。母亲的成长过程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和无产阶级政党在教育改造人方面的巨大威力。同时也反映了20世纪初广大劳动人民革命意识的普遍觉醒。

母亲戏剧演出剧照


下面你可以选择知识点四中第四部分 《母亲》的艺术成就学习,

也可直接进入知识点五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