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程学习->第十章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知识点四

观看视频学习

高尔基创作概述

《母亲》中巴维尔的形象

《母亲》中尼洛夫娜的形象

《母亲》的艺术成就

边学边练

高尔基创作概述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1892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首次以高尔基为笔名,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高尔基早期的创作反映了劳动人民反抗沙皇专制统治、渴望自由解放的革命激情。其中,浪漫主义创作占重要地位。1895年写的《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是出色的作品。在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中,作家塑造了极端个人主义者腊拉和为人民献身的英雄丹柯两个对立的形象。

1901年,他在彼得堡积极参加群众的革命活动。当时高尔基已经预感到革命风暴即将来到,于是他为《生活》杂志写了充满革命激情的短篇《春天的旋律》。但由于沙皇书报检查机关的阻挠,《生活》杂志只刊出了短篇的结尾部分《海燕》。

《海燕》生动地反映了革命高潮到来的前夕,革命人民和反动势力进行激烈搏斗的壮丽图景。

在高尔基早期戏剧创作中,《底层》(1902)是最有影响的一部作品。它是作家20年来对流浪汉生活观察的总结。高尔基通过流浪汉悲惨遭遇的描写,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

1906年,高尔基完成了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

1913年—1923年,高尔基完成了自传体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在苏维埃时代,高尔基创作了一系列揭露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作品。代表作《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一部具有史诗性质的长篇巨著。

高尔基故居


下面你可以选择知识点四中第二部分 《母亲》中巴维尔的形象学习,

也可直接进入知识点五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