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六章 德育方法>>拓展资源>>拓展文献




1、班级管理中的情感陶冶法_汤红禹.pdf

班级管理是一门看似简单 ,其实复杂的艺术。大多数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是单纯的用班规、班纪约束学生 ,这样虽然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其中也有很多弊端。熟悉魏书生的人个个佩服他治班有方 ,特别是他的“依法治班”、学生自行管理的办法深得班主任们的推崇。诚然 ,魏老师的做法确实收到了令人惊叹的效果 :不但班级工作有条不紊 ,而且学生的自律、自强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2、榜样示范法的创新.pdf

与成绩优秀的学生面对面交流,就自己的困惑或问题向"状元们"提问,询问方法或经验,较之传统的"现身说法"、主题报告会式的榜样示范,这样的交流会增加了互动的环节,体现、照顾了学生在学业上的自主性需要,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反思说服教育_洪明.pdf

教育者自身的行动是对道理最有力的解释,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方法。说服教育不仅要求教育者自己能够做到,还要能够说清楚,是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

4、儒家的自我修养观及其对现代德育的启示_李殿森.pdf

当“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以“内自省”为特点的“修己”是达“仁”的起点,也是“立人”、“达人”进而“立己”、“达己”的德性资本。儒家的“修己”是个体的理性自觉与义理悟性的统一,是个体自我参照和社会关系参照的统一,是家庭伦理、民间伦理和社会伦理的统一,走的是一条修已及人、关怀社会的道德完善之路,本质上是“内省自我”的确立。它所表达出的修己达人的道德理念、三省吾身的忧患意识、三月不违仁的道德意志及知耻而后作的人格动力和践履信念,对今天培养学生自尊、自立、爱人、爱国的道德精神气质犹有借鉴价值。

5、中小学品德评价存在的误区及其改革对策_齐学红.pdf

学生品德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品德养成和人格发展具有教育引导作用。当前中小学品德评价普遍存在定量化、功利化和惩戒化等误区。中小学品德评价有一定的独特性,笔者针对品德评价存在的误区,提出改革对策,主张树立发展性的教育评价观,确立学生品德评价的学生主体观、全面功能观以及多维内容观。

 

 

课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