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5.3工作岗位分析在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5.4工作岗位分析在职位评价与薪酬中的应用
5.5 工作岗位分析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6 工作岗位评价(6学时)
6.1 工作岗位评价的内容
6.2 岗位评价指标与标准
6.3 工作岗位评价的方法
6.4 劳动强度的测定与评价
6.5 劳动环境的测定与评价
6.6 岗位综合评价
6.7 工作岗位评价的应用实例
7  岗位评价方法与工具(5学时)
7.1  海氏三要素评价法
7.2  翰威特职位评估体系
7.3  IPE国际岗位评价法
7.4 美世国际职位评估法
7.5 岗位评价工具比较
8 工作岗位分级(4学时)
8.1工作岗位分级的依据和标准
8.2 工作岗位分级的意义和功能
8.3 工作岗位分级的方法
8.4 工作岗位分级的实例
9 工作岗位研究实例(4学时)
9.1 轻工企业岗位评价应用实例
9.2 化工企业岗位评价应用实例
9.3 宾馆饭店岗位评价应用实例
9.4 建筑安装企业岗位评价应用实例
四、教学安排及方式
《工作岗位的分析技术与应用》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讨论、模拟情景、分小组进行科研攻关,自学、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工作岗位的分析技术与应用》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相关的教学VCD。
在全部48学时中,其中正常授课总计32学时,有16学时为实验专题讨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