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君子》的艺术成就
首先,本剧基本上符合古典主义的要求:韵文诗体,分五幕,遵从三一律。人物形象扁平、概念化。
古典主义体系和莎士比亚现实主义方法之间的根本区别,表现在塑造性格的方法上。古典主义作家笔下的人物性格大多是片面、静止的,缺乏矛盾和发展。这是根据观念产生的性格。在这里,作者的主观性表现的十分直率而明显。尽管优秀的剧作家在主观性的狭隘范围内也能创造出真实的形象,然而古典主义美学准则还是限制了他们的创作才能。他们没有达到莎士比亚的高度,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天才,而是因为他们的才能常与早已确定的美学原则发生矛盾,从而受到这些准则的限制。如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答丢夫,能够成为一种概念的代表,正反映出形象的单一性。
另外,这部喜剧也体现了古典主义戏剧的一些优点,如结构严谨、矛盾冲突集中尖锐、层次分明。前两幕,主要人物并没有出场,但通过上场人物对他的不同态度已为他的登场做好了准备。同时又将其他人以及其相互关系作了介绍。这样的开场单刀直入,一举数得,被歌德称为是“现存最伟大和最好的开场了”。此后,全剧就紧紧围绕答丢夫的丑恶面目的暴露过程有层次地逐步深入地展开,戏剧冲突集中、紧凑。
但《伪君子》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古典主义喜剧的严格界限,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我们能够看到,整出戏的剧情发展始终是正不压邪:坏蛋处处紧逼推进,善良人步步后退设防,退无可退,直到无法解脱的境地,如果没有国王“恩赦”的奇迹发生,悲剧的结局实在无可挽回。这种悲剧色彩加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有了这个悲剧因素,不仅讽刺了伪善的丑恶,更揭露了伪善的凶狠残忍,指明了伪善对人们的危害。
此外,作者还吸收了民间戏剧和各种喜剧体裁的艺术手法,增加了剧本的喜剧效果。例如,打耳光、桌下藏人等是民间笑剧常用的手法,答丢夫取走小匣子是传奇喜剧常用的手法,家庭吵架、撵走儿子、父亲逼婚等又是风俗喜剧常用的手法。莫里哀在吸收各种戏剧手法的基础上创造了独具风格的近代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