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 ![]() |
②垄断价格的制约因素 源于经济垄断的垄断价格不同于源于自然垄断或稀有物垄断而产生的垄断价格,它不能长时期地过分高于产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垄断企业确定垄断价格时在客观上受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一般条件的限制,不能是任意的。它的制约因素包括: 第一,垄断价格受到商品需求的制约。一种商品的垄断价格如果定得太高,对该种商品的需求就会下降,结果高价格将不能维持。当然各种商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但即使需求弹性最小的商品也可能有某种替代品,如果价格太高,消费者仍会转向其他产品,从而迫使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 第二,垄断价格还受到商品供给的制约。商品供应过多超过需求同样会引起商品价格下跌,这正是垄断企业在制定垄断高价时必须限制产量的原因。但是问题在于,价格过高带来的高额利润会吸引大量资本进入,从而使产品供给激增,最终破坏垄断价格。这里关键在于垄断部门进入壁垒的高度。不过,任何高壁垒都不是绝对的,垄断企业如要维持长期垄断地位则必须把垄断价格定在能够限制资本进入的适当高度。 第三,垄断价格还受到产品成本的制约。过高的商品价格必然导致产品销售量和企业产量的相应减少,进而引起企业设备利用率下降和产品固定成本上升。这一后果超过一定限度则可能导致单位产品的利润下降,高价格便走向自身的反面。因此,任何垄断企业在确定产品的垄断高价时必须在价格和产量之间进行权衡,使之达到能带来长期利润最大化的最佳组合。任何企业都不能不考虑市场容量和产量水平而任意提高垄断价格。 以上分析说明,垄断价格的高度从而垄断利润的高度从长期看都是有限度的。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一般基础上形成的垄断资本以及垄断资本所生产的商品的价格运动,最终不能超越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 (四)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垄断产生于竞争,但它没有消灭竞争,并与竞争并存。因为它没有消灭竞争的基础,即商品经济,它没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自由竞争的地位被取代并不意味着自由竞争不再存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除了占统治地位的垄断组织外,还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因为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极其复杂多样的社会生产和流通全部囊括。既然中小企业广泛存在,它们之间就不可避免地还存在某种程度的自由竞争。通过竞争使价格与价值(或生产价格)相一致的价格形成过程是自由竞争机制的基本环节。垄断取代自由竞争表明这个基本环节受到破坏。垄断使个别价值接近统一的社会价值的部门内部竞争受到干扰,趋于复杂化;但只要生产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各不相同,部门内部的竞争就将继续存在。同样,垄断也无法消除使利润平均化的部门之争的竞争,因为竞争的基础即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也不一致的情况还继续存在着。这样,垄断统治就会造成极为复杂的难于解决的矛盾。 垄断的发展使资本竞争关系趋于复杂化。垄断竞争,包括垄断部门内部的竞争、垄断部门之间的竞争以及垄断部门与非垄断部门的竞争等等,已成为资本竞争的主要形式,与之并存的则是非垄断部门广泛存在的自由竞争。这种复杂的竞争关系带来了更加剧烈的矛盾与冲突。它与自由竞争的区别在于: 1、竞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自由竞争的条件是各个部门企业的数量众多而规模差异较小资本之间的竞争是相对平等和自由的。但是,垄断竞争却以少数大公司在某些部门中的垄断为基础,大公司主要通过操纵和抬高商品价格获取高额利润,同时依靠进入壁垒阻碍部门外资本的流入,或对部门内的中小资本进行控制,迫使非垄断部门和非垄断企业接受较低的利润率。因此,垄断大资本与非垄断的中小资本之间已不再是相对平等的自由的竞争关系,而发展为大资本对小资本的排挤、扼杀和控制的关系了。 2、竞争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的竞争、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出现了,并成为主要的竞争形式。同时,由于垄断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统治范围越来越广,部门联系越来越紧密,资本竞争的领域更为扩大,竞争的手段更为多样化,竞争的后果也更为严重。因此,垄断条件下竞争形式的变化并没有削弱竞争,而是使竞争更加尖锐复杂。 |
第六页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