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五章>>拓展资源

文本资源
1.鲁迅的儿童观和他的童话翻译 刘少勤.pdf
儿童代表一个民族的 “ 未来” , 鲁迅一生都在关注中国的儿童。 在他的译作中, 与儿童有关的 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 内容涉及儿童的地位、 儿童的教育和儿童文学。 本文细致考察了鲁迅所译相关的全 部译作, 由此探讨鲁迅特殊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追求。
2.论民间童话的叙事形态 万建中.pdf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民间故事有一种很奇特的结构现象,幻 想成份越浓的故事,越遵循一定的叙事套路。那末,民间童话的叙事模式或套路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并 不简单。本文从民间童话的情节简单而不复杂化、“三段式”的重复、情节或人物的相似性等三个方面,讨论 了其主要的叙事形态特征,揭示出民间童话叙事的艺术魅力。
3.论童话的本质及其当代意义 李利芳.pdf
从理论角度对 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界一直热切关注的一个美学命题—— “童话的本质” 给予了全 新的理解。认为传统的以成人为中心的童话立足点与思维方式所产生的童话观片面狭隘 , 没有透彻把握住童话 的本质属性。 突破这一思维定势的局限 , 应当从两个观察点重新切入: 考察童话的历史发生、 追溯其原初艺术 品质 ; 以儿童视角切入透视童话的现实生成。 这样就会发现 “童年精神气质” 是童话一以贯之的、 亘古不变的 本质属性 , 这一本质属性对于当代人类精神家园的营建会产生重要的意义。
4.论童话的教育学意义 刘晓东.pdf
按通常的理解 ,童 话是讲给小孩子 们 听的 , 都是 些 远不 如他 听到过给 这些焦虑 以 具体形 状并 显示如 何战 胡编乱造的东西 。 其实不然。 胡编乱造的东西是不会为 胜怪物方式的童话 。 如果我 们害怕被吃掉的恐惧 以巫婆 儿童所喜爱的 。 童话之 所以 为儿童所喜爱 , 是 因为它合 的形式 出现 , 我们可 以通过将 她放在 火上烧死 的方式摆 规律合 目的地暗合了儿童与生俱来的集体 无意识. 脱恐惧 。 ”
5.论童话及其当代价值 方卫平.pdf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 我们会格外深切 地意识到童话作为一种文化载体 , 一种精神 样式的宝贵和重要 。是的, 当社会发展是以 人的高尚感、 神圣感、 想象力等的损失和被 放弃为代价、 以令人难以释怀的悠久规范和 价值观的被颠覆、 被解构为结果的时候 , 当 我们看到今天的孩子们或被沉重的书包压迫 得透不过气来 , 或被感官化 、 平面化、 碎片 化的文化消费导入莫名其妙的精神亢奋状态 的时候, 一个执着的渴望和信念便会涌现在 我们的心头:挽留童话 !
6.童话的概念和成人化问题 汤素兰.pdf
笔者并不想妄 自给童话下 一个定 义 , 只是 想提出 自己 的某些 思考 。 我 的思考源于我 自己对 童话 发生 问题的研究 。 从 对童话发生问题的研究 中可 以看 出 , 万物 有 灵 观念和 法术思维 , 是童 话发 生的最初 源头 , 也是童 话存在的最 后保障。
7.童话审美教育初探 闫春梅.pdf
作为特殊的文学样式, 童话不仅契合了儿童的精神世界, 也为儿童的审美提供 了生动有趣的对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童话的美育功能, 把童话作为实施幼儿审美教育的重要 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