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二○”运动。1947年2月9日,上海第三百货业工会邀请上海各界代表在劝工大楼召开“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筹备大会。国民党特务进行破坏行凶,当场打死该工会的梁仁达,打伤100余人,制造了“二九”惨案。2月中旬,国民党又在北平进行全市大搜捕,非法搜捕了各界人士和学生2000多人。5月,在中共中央领导下,特别是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灵活运用斗争策略,爱国学生又掀起了一场比抗暴斗争声势更加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国民党政府下令禁止10人以上的请愿和一切罢工、罢课、示威游行。蒋介石发表谈话,声称将对学生“采取紧急处置,作有效之制裁”。但是爱国学生没有屈服。
5月20日,在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5000余名学生冲破宪警阻拦,高举“京沪苏杭十六所专科以上学校学生挽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的旗帜走上街头,呼喊“反饥饿”、“反内战”等口号,向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参政会请愿。游行队伍走到珠江路时,遭到了手持铁棒、木棍、皮鞭的宪警特务的毒打,造成重伤20人,20多人被捕。在国府路口,游行学生高唱《团结就是力量》的歌曲冒雨和军警对峙达六小时之久。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二0”惨案。同一天,北平学生1万5千人高举着“华北学生北平区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的横幅,示威游行五小时,结束后返回北大红楼广场举行大会,决定6月2日为反内战日,号召全国学生届时游行示威。在天津,南开、北洋两校学生也举行了游行,途中遭到特务殴打,多人受伤。“五二0”大示威游行之后,反饥饿、反内战的群众运动迅速扩展到全国六十多个大中城市,持续一个多月,有近百万名学生参加了罢课、游行等各种形式的斗争,形成了反对美蒋斗争的新高潮。“五二0”运动在政治上有力地揭露和孤立了国民党反动派。“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口号的提出,把经济斗争、生活斗争上升到政治斗争,规模也从分散的小型斗争集中为全国性的反美反蒋斗争。无论从性质或规模上看,都已有了质的变化,从而标志着“五二0”以后的学生运动已成为反对国民党政府斗争的一条战线。在国统区形成的以学生运动为先锋、各阶层人民参加的反蒋爱国运动,到1947年上半年汇聚成强大的爱国民主运动,构成了反蒋的第二条战线。迫使蒋介石必须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统区人民两条战线上作战,使蒋介石政府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
国统区内以学生运动为主体的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形成了与人民解放军武装反对国民党进犯的第一条战线相呼应的第二条战线,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使蒋介石陷于全民包围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