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学习:第二章 语音 > 第六节 音变 > 知识点2 儿化

学习目标

建议学习时长:70分钟

  • 明确什么是“儿化”、“儿化音节”、“儿化韵”,了解儿化韵的发音特点;
  • 掌握普通话音节在语流中发生儿化音变的规律;
  • 明确普通话儿化在区别词义、区分词性、增加色彩意义方面的作用,并能够逐一举例说明
  • 熟悉并反复朗读《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儿化词语表》收录的全部儿化词语;
  • 反复练习上表收录的普通话各类儿化词语的准确发音,能发出地道的儿化韵。
学习过程
  • 先观看视频,对本知识点的学习内容有个基本认识,对“儿化”、“儿化韵”、“儿化音节”有个整体认识。
  • 阅读文字材料,在此基础上学习“儿化”的有关知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1)明确“儿化”的定义和性质;
    (2)明确“儿化韵”、“儿化音节”的含义,熟悉儿化音节的拼写方法;
    (3)把握普通话音节发生儿化音变的五大规律,并用于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
    (4)明确儿化音变所具有的在区别意义、区分词性、增加色彩意义方面的作用,并能一一举例;
    (5)了解儿化音变可能导致的韵母发音上脱落、增音、更换、同化等变化 。
  • 在学习、阅读的基础上,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语言实践,能针对特定的语篇材料,确定出其中的儿化韵;针对特定的朗读材料或口语作品,准确听辨语流中的儿化韵。并进一步观察、思考、分析语流中发生儿化音变前、后的词语之间在词性和词义上的差别,总结、整理儿化音变所导致的词性变化的基本类型,以及所导致词义变化方面的基本状况。
  • 小组活动: 观摩以下案例,针对案例后的问题,分别由两名同学作为“庄主”主持进行小组讨论。每个人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庄主”将小组讨论的看法概括归纳成书面材料提交出来
  • 案例一
    案例二

      小敏是土生土长的福建人,大学时来到首都北京,成为一所著名师范大学的学生。4年中,她发奋学习,不但专业课学得好,而且外语也通过了托福、雅思考试,普通话拿到了一级乙等的好成绩。为此,她特别开心。大学毕业前夕,她过关斩将,通过了国家汉办海外教师志愿者项目的笔试、面试,成为一名光荣的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前往美国从事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工作。她执教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公立小学,面对讲台下一群活泼的美国少年,她热情洋溢地开始了志愿者生涯。刚过两个月,她的班里多了一个新面孔。这一天,小敏讲了不到十分钟,这个男孩子就兴奋地举手发言。男孩儿名叫鲍威尔,刚刚随着身为外交官的父母从北京回到旧金山。在北京时,他已在一所国际学校学了将近两年的汉语。看到从北京来的中国老师,他特别开心,眉飞色舞地跟大家讲起了他的中国之行。为了表现自己的普通话“正宗”、“地道”,他满嘴“打卷”,几乎在所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末尾都加上了卷舌动作,发成了儿化韵。班上的孩子们神奇地看着他,不一会儿便纷纷仿效起来,“儿”声此起彼伏。请大家想想,鲍威尔对“儿化”的理解和使用正确吗?面对此情此景,小敏应该怎样向鲍威尔和他的同学们解释普通话的“儿化”呢?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很多外国友人到中国来,都要专门看一场京剧表演。在京剧演出中,演员们往往会用“京韵”念白,其中就含有大量的儿化词。某一天,一位对汉语略知一二的外国友人,向导游小刘提了一个问题:北京话里的儿化词语和普通话里的儿化词语完全一致吗?哪些词语常常要儿化呢?小刘被后一个问题问住了。他专门买来了《北京话儿化词典》(贾采珠,语文出版社,1990年)、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进行比对,结果发现北京话中的儿化词语跟普通话中的儿化词语并不完全一致。他对儿化词语的兴趣一下子给激发了出来,他决心以后把业余时间都用在研究北京话的儿化词语上。为了迅速切题,他决定就从《实施纲要》做起,重新分析其中列举的儿化词,打破它们的音序排列,按照名词、动词、形容词这种词性类别排列,看看能否找到外国友人所提问题的答案。请大家沿着小刘的思路,分工合作,一起重新排列“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儿化词语表”中的189个儿化词语,然后讨论、分析,这些儿化词语有什么特点。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把大家的看法概括归纳出来。

延伸学习
  • 阅读文本材料: 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语音”第七节《音变》中的“儿化”部分。
  • 讨论题目一
    讨论题目二

    有人认为,北京话中轻声、儿化随处可见。既然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那么北京人的发音、说话,就毋庸置疑,就应该作为其他人学习普通话的绝对标准、不二样板。儿化词语的学习,当然也不例外。请根据你的切身体会,再结合北京话中儿化词语的具体情况,谈谈你对这种看法的认识,你认为能否拿北京人的儿化词语作为学习普通话的样板和绝对标准。

    说到儿化韵,我们一再强调,儿化韵是卷舌韵母er附着在其他音节韵母的后面,使该音节韵母发生了卷舌动作,带上了卷舌色彩。所以,我们也一再强调非北方方言区的人学习儿化音时,一定要把发生了儿化音变的音节发成一个音节。但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有时候,并不是所有词缀“儿”出现的地方都发生儿化音变。比如,电视剧《济公》的主题歌中有这样的句子:“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其中的“鞋儿”、“帽儿”、“扇儿”,都是唱作两个音节的。还有“马儿啊,请你慢些走,慢些走啊……”中的“马儿”,老师讲课时提到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里面的“花儿”、“鸟儿”,也都没有发生儿化音变。请大家再收集一些不发生儿化音变的例子,探讨一下它们不发生儿化的根据,能否找到一点规律性的东西。 讨论题目三: 普通话的“儿(er)“其实就是e的儿化读音。很多南方人说普通话时, “二(èr)”、“儿(ér)”都发不好,er往往被发成类似e的声音。请思考,他们无法准确发出er的原因何在,怎样才能发出地道的er。

1.“广播语言中,尤其是政治类、科技类、学术类的栏目中,要尽量少用儿化;书面语言或比较正式的语言中,也不宜多用儿化。”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谈谈你认为不宜用或应少用儿化的场合还有哪些,为什么这些场合不宜用或宜少用儿化?
2.有人发现,语流中依然单独念或说,不与前一个音节发生儿化音变的词缀“儿”(没有实在意思,不能单独成词),都出现在诗歌、散文等抒情类文体中。你认为这一发现是否成立,请举出实例或反例给予证明或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