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程学习->第五章 18世纪文学->知识点三

观看视频学习

歌德
早期
创作

歌德的
《少年维特之烦恼》

狂飙突进
运动以后的歌德创作

诗体悲剧
《浮士德》
结构


浮士德形象


魔鬼靡非斯特形象

《浮士德》
艺术上的
成就


边学边练

狂飙突进运动以后的歌德创作

这一时期,歌德还写过不少抒情诗。他摆脱了当时诗坛上那种纤巧绮丽或虚拟唯理的诗风。他向民歌学习,以朴素、明快、音律铿锵的诗句,表现了对于大自然和对于人生的乐观态度与真情实感,成为近代德国抒情诗的真正创始人。

不久,歌德接受了魏玛公爵的邀请,于1775年底前往魏玛,次年,被任命为公国的枢密顾问,以后又担任了宰相职务。

在魏玛的头十年,是歌德创作上的沉默时期。无数琐碎的政务耗费了他的精力。歌德开始寻求一种与现实妥协的、比较实际的、冷静的生活态度。他所有宏篇巨著的创作计划都没有完成,而被搁置一边。

这时,歌德断然决定旅行意大利,以此自拔。1786至1788年间,歌德在罗马的艺术世界里徜徉,重新获得了创作的生命力。

1794年以后,歌德与席勒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两位伟大作家密切合作,在艺术上相互切磋,共同探讨,促进了德国文学的繁荣。十年中,席勒写了一系列美学著作、叙事谣曲、剧本等。歌德也写出了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和诗剧《浮士德》第一部。他们两人还合写了《警句》,抨击庸俗鄙陋的现实。

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是歌德的创作中一部仅次于《浮士德》的巨著,也是歌德用启蒙哲学的思想写的小说。

由于友人们的要求,歌德还花费许多年时间写他的自传《诗与真》。它记叙了歌德从出世时起到进入魏玛时止的一段生活经历,展现了他的世界观形成过程,其中对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学方面的各种现象,也有许多评论。

世界名著《浮士德》在歌德逝世的前几天脱稿了。这是花费了他60年心血的一部皇皇巨著。


下面你可以选择知识点三中第四部分 诗体悲剧《浮士德》结构学习,

也可直接进入归纳知识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