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程学习->第五章 18世纪文学->知识点三

观看视频学习

歌德
早期
创作

歌德的
《少年维特之烦恼》

狂飙突进
运动以后的歌德创作

诗体悲剧
《浮士德》
结构


浮士德形象


魔鬼靡非斯特形象

《浮士德》
艺术上的
成就


边学边练

《浮士德》艺术上的成就

首先,它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它既是当时德国现实生活的概括,同时又是资产阶级理想的颂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环境,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想象和夸张,以及神话故事的色彩,却又都有其现实主义的基础。二者的有机结合,造成诗剧壮阔的背景,寓意的形象,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现实,表达出作者的理想。

其次,它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一个重要艺术手法是矛盾和对比。浮士德的形象是通过他性格上的二重性,以及在他所追求的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的解决过程中,逐渐深化和丰富起来的。与此同时,歌德把靡非斯特和浮士德作为一反一正的人物,从对比中,以靡非斯特的否定人生、蔑视理智、仇恨人类的精神,烘托浮士德入世、进取、热爱人生、追求理想的精神,从而深刻地表达出作品的思想。

第三,诗剧另一个明显的艺术特色,就是浓厚的抒情色彩和辛辣的讽刺。比如,浮士德登场时的独白,强烈地抒写了浮士德的矛盾和不安的心情,深刻地揭示出了浮士德的精神危机。“紫禁城”中朝臣的诉苦,尖锐地讽刺了封建王朝的朝政。剧中这类抒情和讽刺比比皆是,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使主题深化。

最后,《浮士德》还具有丰富多变的诗歌艺术表现手段。由于全诗内容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作品表现的手段也是极其多样的,民歌体、古典诗歌体、悲剧诗体等,几乎无所不包。

歌德故居


下面你可以选择知识点三中第八部分 边学边练学习,

也可直接进入归纳知识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