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反右倾”斗争使党和国家正常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削弱和破坏。有学者指出:1966年5月起,当代中国的历史走进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革”时期。这场从一开始就冠以“文化”字样的大革命,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严重摧残,而且更是对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巨大破坏。在这十年间,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统帅一切,“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步步升级,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体制趋于解体,民主与法制荡然无存。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因此而陷入了山重水复的矛盾和困境之中。不过,也有学者从另一种思路提出: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全党、全国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造成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人为中断,痛失了大好发展机遇。但是,如果把“文化大革命”放到当代中国的整个历史进程来考察,把它作为当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一个链条来看待,就会发现,“文革”在带给中国人民痛苦和灾难的同时,也给中国人民带来教训和智慧。“文革”把中国旧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以浓缩的形式推向极端,加速了传统社会主义旧模式、旧体制的衰落解体,使中国提前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形成特有的“历史时间效应”。
经验教训:
在经济建设上:
①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
②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
在阶级斗争上:
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解决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阶级斗争要作出科学、合符实际的分析,不能扩大化;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既防右又防“左”,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
③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神化领袖的作法,保证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④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正确处理领袖、政党和群众关系。
党勇于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犯了错误,就严肃对待,勇于正视,努力纠正,体现党对国家、人民的忠诚态度和负责的精神。并且在50~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仍取得丰硕的成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