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内容 >> 第一章 >> 第一节 儿童观的演变 

  六、启蒙时代的儿童观:“儿童的发现”(Discovery of children) 
  在儿童观的发展长河中,从根本上转变了用成人社会的要求对待儿童的传统,把儿童从社会的偏见和双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确定儿童是有其固有法则的“自然”存在的是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以致人们认为是他“发现了儿童”。在他的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中,他不仅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对儿童的种种偏见和歧视,而且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审视儿童、研究儿童。他认为儿童不是生来就有“原罪”的存在,也不是可以教育的“白板”,更不是“小大人”,儿童本身具有不可转让的价值,真正的教育就在于是使儿童的自然本性得到发展。卢梭的儿童观与教育观成为后来新教育思想的源泉,并为后世所继承,奠定了现代教育原理的基础。 
  (一)儿童作为人,具有人的根本特性 
  在卢梭看来,儿童首先作为“人”而具有人的根本特性。正是这种人的本性,构成了儿童发展的前提。自由善良既然是人类的天性,因此也是儿童的天性。卢梭认为,儿童生来是性善的,是纯洁无暇的,心中没有任何罪恶的种子;儿童也是自由的,自由是儿童的权利。那么教育就要保护儿童善良纯洁的心灵,顺从儿童的自由本性。卢梭又指出,人虽然有自由善良的天性,但由于社会的污浊,人的自由天性从童年起就遭到践踏。既然是社会毒化了儿童天生的善性,那么教育就要注意运用各种方法使儿童避开社会的不良习俗和偏见,废止社会道德的灌输,让儿童返回自然,恢复儿童的天性。 
  (二)把儿童看作儿童 
  重新评价儿童,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在卢梭看来,儿童首先是人,应当把儿童当人来看待,但儿童又与成人不同,因而还应当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顺序,就会造成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有他自己特有的看法、见解和感情,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见解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见解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在卢梭看来,“把孩子看作孩子”就是要认识儿童与成人的不同,把儿童期看作是特殊的发展时期,卢梭认为儿童与成人相区别的一个特点是儿童发育的不成熟。儿童不仅在生理上,而且在心理上都处于尚待成熟时期,孩子有不同的观察、思考和感觉的方法。“从孩子的本身来看孩子,就可以看出,世界上还有哪一种生物比他更柔弱、更可怜、更受他周围的一切的摆布,而且是如此的需要怜惜、关心和爱护呢?”儿童区别于成人的另一个表现特点是儿童有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卢梭认为,儿童获得幸福主要是指他的自由意志未受到外在的限制,因自己的能力而实现自由。要想使儿童获得快乐和幸福,就应当尽可能使儿童保持在天生的自然状态下,因为“人愈是接近他的自然状态,他的能力和欲望的差别就愈小,因此,他达到幸福的路程就没有那样遥远。”卢梭指出,在自然状态下,有时在成人眼里是痛苦的事情,而儿童却感到其乐无穷。我们经常看到“雪地上有几个淘气的小鬼在那里玩,他们的皮肤都冻紫了,手指头也冻得不那么灵活了,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去暖和暖和,可是他们不去;如果你硬要他们去的话,也许他们觉得你这种强迫的做法比寒冷还难受一百倍。”  这就是儿童的快乐。卢梭认为,儿童期的快乐是自然赋予儿童的最重要权利,那种使“天真快乐的童年消磨在哭泣、惩戒、恫吓与奴隶的生活中”的教育,只能使儿童成为“残酷教育”的牺牲品。总之,尊重儿童的天性,对儿童的种种不成熟和孱弱给予精心的保护和认真的帮助,儿童就会感受到快乐和幸福,也会给儿童带来未来的快乐和幸福。卢梭曾批评说:“我们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过孩子的心理,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思想,我们拿我们的思想当作他们的思想;而且,由于我们始终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教育他们,所以,当我们把一系列的真理告诉他们的时候,也跟着在他们的头脑中灌入了许多荒唐和谬误的东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