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加《政治学概论》网络课程
    在    线   学   习                      
导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十章
 

返回首页

课程目录

当前页:第九章——第二节   

 

   第二节 政治文化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政治意识形态  

 

    政治文化的主体、载体是各个阶级的人们。一定阶级的政治文化,就其基本内容而言,其三个相互联系又各自相对独立表现出来的基本组成部分——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政治评价中,政治意识形态居于统帅的、主导的地位。

 

    政治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的人们关于政治生活、政治制度、政治关系以及政治行为主体包括阶级、国家、政党、政治集团、民族、社团、公民等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的总和。其一般表现形式有政治哲学、政治理论、政治学说、政治思想、政治观点和主张等。一个政治上成熟的阶级,都必定有自己的政治意识形态体系,但一个阶级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阶级和阶层,政治意识形态的完备程度是不一样的。一个阶级的一个一个的人,更是如此。一个阶级有其在政治上的自在状态和自为状态,一个一个的人有政治上的自觉、不自觉。我们这里是就一般情形而言,不是指个别的情形。

    

    政治意识形态有其自身领域的独特特征。

    

    1.鲜明的阶级印记的政治敏感性

    政治意识形态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和政治要求。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决定和支配社会意识形态的其他形式。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争得或保持它在政治上的统治,或者不以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明确提出自己的政治要求,就无法保证或维护自己的物质利益、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因此,各个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都有鲜明的阶级印记的政治敏感性。

    任何社会制度下的政治意识形态都具有反映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基本格局、态势的特点。既有统治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也有被统治各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各个阶级都要通过政治意识形态顽强地表现自己,按照自己的政治立场、观点、方法采取政治行为和一定的政治行为方式。因此,政治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归根到底是直接围绕着政治领导权、政治统治权,即政权问题展开的。这是政治意识形态的鲜明的阶级印记的政治敏感性同其他意识形态的阶级性相区别的一点。

 

    2.历史继承性

    政治意识形态的历史继承性是指后人对历史上先人留下来的政治学说、政治思想遗产的批判继承,即吸取其民主性精华、可以古为今用的部分,剔除其落后性历史反动性糟粕。这是因为,政治意识形态也具有相对独立性,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不会随着那个时代的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消亡而消亡。新兴阶级要批判旧政治意识形态中陈旧落后和反动的内容,同时批判地改造、吸收其中有用的东西,用于新政治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例如,中国历史上以儒家政治学说为主要代表的封建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在封建时代终结之后,它作为历史遗产却流传下来。我们对它在现实生活中消极腐朽的残余影响,如宗法专制主义、家长制、官僚主义、特权观念等等,要批判肃清,而对它主张的民族和国家整体观念、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德治、举贤任贤、隆法重纪、“志士仁人”政治人格,等等,可以批判地吸收继承,并赋予其新意,纳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体系。又如,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学说中,以资产阶级性为主导的同时,多少还带有一定的人民性,因为它的利益在开始时的确同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有更多的联系。无产阶级在进行革命和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以后,也可以和应该批判地借鉴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学说中可以为己所用的东西,纳人自己的政治意识形态体系中来。如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普选制、法治、人权、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还是可以利用这些政治概念,赋予它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规范化的内容。

 

    3.实践先导性

 

    一定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一般要受社会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具备一定的阶级基础、社会基础。但是,一定阶级特别是先进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可能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并往往是政治理论走在实践的前面,成为政治实践的先导,为政治革命制造政治舆论,进行政治动员,为新生的政权组织进行政治设计,指导政治建设,并指导、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如果说,政治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和航船,先进的革命的政治意识形态及掌握、运用它的群众及其领袖,就是火车头和航船的动力、司机和舵手。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对实践的先导作用,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

    政治意识形态的实践先导性,对一个阶级的各个人来说也是如此。一个人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主动或被动、积极或消极、自觉或不自觉、先进或落后、热情或冷漠、正向或逆向、进取或保守、规范或不规范甚至失范,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是有无正确的政治意识形态指导,具备不具备一定的政治意识作为行为导向,政治意识强不强,政治觉悟高不高,具有决定性意义。

    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或者扩展一点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上认识和掌握政治意识形态的特点,无论对于国家、民族、各政党、各人民团体,还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且有现实意义的。国内外敌对势力同我们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里斗争的一个重要手法是把西方当代垄断资本主义政治意识形态打扮成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或者说成是超阶级的、价值中立的,或者吹嘘为代表人类最高价值的,搞乱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引人们走到错误的路上去。其目的,不在政治文化、政治意识形态本身,而在于颠覆我们的人民政权。他们借用我们中国一位古代军事学家的话说出他们的目的,叫做“不战而屈人之兵”;他们直言不讳,要对社会主义“不战而胜”。事关我们每个人的身家性命,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不能不在政治意识形态问题上提高我们的警觉和自觉。

 

    、政治心理

 

    政治心理作为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心理同人们政治生活相联系的一个方面的内容。通常是一定阶级的政治习俗、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政治信念的总和。

 

    政治心理一般潜在于社会成员及其从属的各种社会群体中,当它外显于人们的政治行为、社会行为时才能被觉察和作出综合判断。通常所说“人心思治”、“人心浮动”,指的就是人们的社会政治心理趋向和态势。人们政治心理的产生和形成条件是多方面的,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长期养成并体现出来的气质、能力、性格、意志、品质、传统习惯,这是一个人政治人格形成和成熟的基本条件,而帮助它形成和成熟的渠道,既有各种社会机构,也有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德染。同时,受现实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包括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社会政治思潮以及现实文化生活的影响,还有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状态中的政治经济形势,社风、民风、政风、党风等等各方面的影响。而民族历史传统,包括传统文化、传统政治文化、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民族心理素质以及历史上形成的人们政治心理积淀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政治心理在政治文化结构中,相对于政治意识形态而言,一般是感性的、非理性的、浅层次的、内在人格化的政治意识,但它对于某种社会政治气候的形成,和对于人们采取什么政治行为,以何种方式采取某种政治行为,却是比较复杂、比较深层的受自我心理趋动机制制约的政治文化因素。政治心理的结构诸因素作为政治行为的心理内在的驱动力,有时是一些因素综合地在起作用,有时是某一个单因素起的作用较突出,其他因素处于弱势。撇开客观条件不说,单就政治心理范围内各个结构因素与政治行为的关系来说,它们所处的位置、作用力强弱、作用时间长短,是不一样的。

    

    1.政治习俗

 

    政治习俗是一定社会中人们在长期共同政治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生活习惯、风俗,是政治生活具有连续性的行为规则在人们政治行为方式上的约定俗成化。政治习俗是心理积淀的结果,是非理性验证的不自觉惯性状态。一种政治制度、政治机构的建构,要考虑到社会政治习俗,社会大多数成员通行的政治习俗,对于政治稳定也具有不可逆的意义。在社会大变动,特别是政治革命、政治改革中,政治习俗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反过来,政治习俗的惰性也会成为改革的阻力因素。人们的政治习俗的弃旧图新,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更新和社会关系的调整、重组,逐渐地演化。

    政治习俗有和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政治信念相对应、相一致的一面,但也有不相对应、不一致,有时甚至相冲突的一面。因此,当某种政治行为后果被证明是事与愿违、不合初衷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违逆了政治习俗,而不是违背了政治动机和政治信念。其根本原因在于政治习俗因素同政治意识形成的不完全对应性。政治习俗的调整、改造,终究还是要以政治意识形态为导向的。

 

    2.政治情感

    政治情感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于所面对的或置身其中的政治体系、政治权力、政治管理、政治事件,国家、政党、社团、武装力量、政治领袖、政治权威等所怀有的并有所表达的一种直观心理评价,是人们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对与之发生联系的政治事物包括政治象征物的内心体验,表现为政治情感倾向程度上的好或恶、爱或憎、美或丑、亲或疏、信或疑、热或冷、关注或不关注。

    政治情感的基础是阶级感情,因此,政治情感具有阶级分野的色彩。政治情感的深层根源,在于政治生活中人们所获得的根本物质利益如何。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都在一定的经济政治地位中生活,各阶级为之奋斗所要获得的根本物质利益是不一样的,基本对立阶级之间的物质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因此,剥削阶级所爱的,正是被剥削阶级所憎恨的;剥削阶级所恨的,恰恰是被剥削阶级所热爱的。

 一个阶级的政治情感和一个一个人的政治情感,有朴素的与自觉的之分。其区分的标志是一个阶级、一个人的政治成熟程度。朴素的政治情感由于是基于感性的直观的心理评价,是浅近的、不持久的,有时是盲目狂热的,带有某种迷信倾向。自觉的政治情感,由于是基于充分的政治认知、系统的政治意识、理性的本质的政治评价,才是持久的、执著的、深沉的。此外,在某种特殊的、不正常的政治气候下,人们的政治情感一旦陷入盲目、躁动、狂热的状态,采取非理性的甚至愚昧的方式、手段来显示、表达,由此而导致政治方向迷误,甚至颠倒是非、善恶、美丑。

 

  3.政治动机

 政治动机是人们为满足政治需要采取政治行为的心理动因,表现为政治欲望、政治兴趣、政治目标、政治抱负、政治理想,等等。人们的政治动机产生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就一个阶级而言,政治需要、政治利益是直接的动因,而经济利益、经济需要是根本原因。对一个一个人来讲,面对同一个政治行为对象,例如参加共产党或一项政治参与,其人党动机、政治参与动机,则可能是有差异的。这是因为人们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意识、政治胆识、政治气质,乃至世界观、人生观,对政治动机有一定的定质、定势作用,而在上述各方面每个人存在着个性上的差异,难以一概而论。

从政治文化结构关系角度来说,一个阶级、一个政党、一个人的政治动机的端正或调整,取决于政治意识形态的正确指导,取决于思想政治路线的正确引导,归根到底要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因此,在政治动机问题上,局限于政治文化领域和政治文化结构范围内的分析是不够的。

 

4.政治态度

 政治态度是政治行为主体对政治行为客体(政治体系;政治机构、政治事件、政治事务、政治关系),在总体上较为一贯,在局部上随机变量的对待与反应倾向。政治态度从倾向性上一般可分为三种:支持、反对、不介人;支持和反对都属于参与型,不介人则属于非参与型。不介人这种非参与型又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政治中立,二是政治冷漠,三是基于理性认知而自觉不介人。至于支持或反对,要看其阶级内容、政治内容,不能抽象地说支持就是顺从型,反对就是逆向型。此外,由于政治生活纷繁复杂,有时变幻莫测,政治形势、局势的发展变化令人一时捉摸不透、认识不清,在这样情况下,人们在政治态度上常常会反映出举棋不定的状态。

 政治态度的定势,受价值取向、政治认知、政治评价、政治情感以及政治习俗、政治动机的综合影响和制约。这几个因素对于政治态度的形成也不是并列的。一般而言,政治意识形态的性质决定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阶级的基本政治态度,政治动机是政治态度的直接导因,政治评价是政治态度和政治态度显示方式发生的前提,政治习俗对政治态度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方法也有一定的影响。

 

 5.政治信念

政治信念即政治信仰观念。政治信念是社会成员对社会及其政治生活发展过程的坚信不疑的看法和主张。社会成员的政治信念是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或政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政治信念是在其世界观、人生观、政治价值观、政治思想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与这些方面一致的。政治信念影响一个人的政治动机、态度和行为,是一个人政治心理结构中的核心层次,可以说一个人如果放弃了改变了原有的政治信念,就意味着改变了整个政治心理的定质定势。

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政治信念,表示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政治追求。通常是由它的成员对所奉行的主义、活动宗旨体现出来的,其政治信念的坚定性和一贯性,来源于所属成员对所从事事业的忠诚,并由其实际行动和社会实践的进程来考验和检验。政党及其成员政治信念的坚定性对社会成员的社会政治心理具有激励作用和示范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党心所向是民心所向的社会心理趋动力。

 

政治心理作为反映政治生活的特殊意识形式,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和社会作用:

政治心理表现为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动机、政治信念时,渗透着阶级的利益要求和目的。阶级的功利,是不同阶级政治心理表现的最根本原因和基础。

 政治心理具有感性自发性为主的特点,因此,政治心理的失衡、不平衡,常常排斥理性的政治思维;但一旦恢复了政治心理的平衡状态,常常也是使理性政治思维升华的前导。

政治心理同政治意识形态、政治评价相比,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和社会性。因为,社会政治心理包括有历史的积淀和民族政治文化传统,通过世代传袭,普遍地广泛地影响到所有社会成员。正因为这样,社会政治心理可以在较大规模上感应社会经济政治形势,指示广大群众的政治心理趋向、动向;而有时又成为一种情性心理力量,成为阻滞社会经济政治形势发展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

 

、政治评价

政治评价是以政治价值观念、政治行为准则为依据的政治行为目标及政治行为方式选择的心理过程。它在政治文化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人们的政治行为准则和政治行为方式的选择,有很重要的认别和指示作用。其内容结构包括政治价值观念、政治行为和政治评价行为。   

1.政治价值观念

政治价值观念是一定阶级、阶层的社会成员,受阶级的、经济的、政治制度的、文化的、政治实践的、社会生活体验的种种因素决定或影响所形成的对政治生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它提供人们认识和评价政治体系及其功能,政治活动及政治产品,政治体及参与政治活动的人们的政治行为的标准的和量化的指标。由于人们的政治立场不同,政治意识形态不同,政治情感不同,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行为取向也不同。一般说来,同一阶级政治文化哺育的所属成员总体上都存在一种基本一致的政治价值观念;在阶级对抗社会里,存在两种政治价值观念的对立和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的政治价值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反社会主义分子的政治价值观念则是与人民群众的政治价值观念相对立的。人民群众中的少数人,受反动的或错误的政治思潮影响,也会一时产生对自己原来怀有的政治价值观念的动摇甚至背离。

 

2、政治行为准则

政治行为准则是政治行为主体从事政治活动必须遵守的政治行为规范。一般它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政治利益,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社会行为在政治法律制度的范围内和秩序的范围内,具有合法性。社会成员对政治行为准则的遵守,要运用自我的心理强制和社会政治道德的约制。政治行为准则作为评价标准,从属于政治价值观念,当个人的政治价值观念与政治行为准则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则需要以政治行为准则为基准,调整或者改变自己的政治价值观念。因为,个人持有何种政治价值观念是个人的事,而政治行为准则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必须遵行。否则,依个人的政治价值观念行事而置普遍通行的政治行为准则于不顾,就会陷入政治行为脱序状态,甚至导致政治行为失范、越轨。而如果政治领导人依自己的政治意志专断行事,破坏政治行为准则,就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社会动乱,甚至整个社会的严重于政府状态。   

3、政治评价行为

政治评价行为是对政治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分析和作出的结论,是政治行为取向的主观认知与客观验证的统一。评价的对象包括:政治体、政策、政治产品、政治管理效益、政治制度和规则,以及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文化状况、状态,等等。政治评价行为方式方法有:事实判断、价值判断、推理判断、经验判断、定性判断、定量判断,等等。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方法,都要求以事实为根据,遵照政治行为准则,受政治价值观念的支配。政治评价既包括对客体的(别人的)评价,也包括对主体自身的(自己的)评价。

政治评价的基本要求是实事求是,弄清是非、功过、责任,以社会效果验证动机。政治评价的功利性,还要求对人对己都要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非主流。评价结果,一般应准确表明政治行为状况是什么和什么样的,分析是非、功过、成败的条件、原因及所应得的经验和教训,还应该提出新的政治行为方向和两三个今后怎么办的备选方案。

政治评价是一种复杂的政治思维活动,在整个政治文化结构中,处于很关键的地位。因为,一项新的政治行为方向、方式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评价的结果。从政治关系的调整来说,两方或几方政治关系由于政治心理的个别因素(如政治动机不纯、政治情感冲突、政治认知与政治价值观念的不一致)的影响而出现失常的时候,终归要靠政治评价来解决。

总起来说,在全部政治文化结构中,政治意识形态是灵魂和统帅,政治心理是基础,政治评价则是对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作用的检证。在一般情况下,三者是统一的;在某些情况下,则不尽统一,甚至有矛盾。从公民政治文化的分布而言,由于个性的差别,政治文化水平则因人而异。

 

                         

                                           点击进入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