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加《政治学概论》网络课程
       在    线   学   习                       
导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返回首页

课程目录

学习指南

当前页:第七章——第一节   

 

  第七章 政党政治

 

 

   政党政治是世界近代以来出现的、迄今已普及于世界各国的政治现象。从其历史进程看,先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有过无产阶级国际的政党政治,更有在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政党政治既构成独立自主的政治生活领域,又与各个主权国家的国家政治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类、各国自具政治特色的政党政治制度,构成基本政治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现当代政治学对于政党政治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节 政党的性质与作用   

 

    、政党的形成

 

    政党的产生和存在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极为普遍和颇为重要的政治现象。“党”这个词和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已有之。最初是指居民基层单位,如《周礼·官记·大司徒》中所云“五族为党”,而又转释为亲朋邻友以及政治上有亲密关系的人群,尤以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为多,如“朋党”、“同党”、“党羽”等称谓,以及“结党营私”等贬义。中国古代对“党”的这些理解与我们现在所讲的“政党”没有丝毫相同之处。现在的“政党”一词,是从外文移植过来的,其词源为拉丁文Part,原意为“一部分”,并曾被赋予多重含义,逐渐演进为一个专门的政治组织的概念。

 

    政党首先是政治社会的第一类,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它同阶级、国家这些现象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同它们一样是一个历史范畴。但是,政党却不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而是在阶级、国家产生之后相当长时间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上问世并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的。

 

    一般情况下,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没有政党产生的条件,因而也就没有政党。因为,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强化专制主义的君主集权制度,不仅剥夺了被统治阶级的结社自由,而且剥夺了统治阶级内部成员的结社权利。因此,尽管在那段历史时期,不同阶级之间、同一阶级内部的不同阶层或集团之间,由于利害冲突不可避免地经常进行争斗,而且适应争斗的需要,争斗双方往往要推举出最能代表各自利益的政治力量,却无法能够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政党。这种情形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表现得十分明显。早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就有对朝中大臣和地方官吏同诸侯王“结党营私”的打击措施,明朝和清朝的大律中,也有禁党的规定。“朋党”一直成为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集团间互相攻许的贬称。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会党,如天地会、洪门会、大刀会、哥老会、青红帮等等,一般都属于秘密民间团体,有的还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无论其阶级倾向如何,也都不具有政党的本质和特征。真正意义上的政党,是在欧洲及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政党,其前身诞生于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英国,如17世纪70年代被人称为的辉格党(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和托利党(代表土地贵族和高级教士利益),那时它们充其量还只能称为英国国会中的两个不同政治派别,直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辉格党和托利党才逐渐变成了有了正规名称的保守党自由党。一般地说,资产阶级政党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在资产阶级政治发展达到取得国家统治权并建立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条件下才产生的。

 

    从经济上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造成了资产阶级内部为追逐利润最大化而进行的激烈的“自由竞争”,因而分化出不同的阶层,或分成不同的活动区域,由此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资产阶级的一些阶层或利益集团为了它们之间的共同利益而联合起来,以便造成经济上的优势和取得垄断地位,由此导致资产阶级内部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这种矛盾和冲突的情势下,有着共同利益的阶层和集团便结成政治联盟,组成政党,以求通过它去争夺议会席位、政府要职,进而谋求掌握国家权力。

 

    从政治上看,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及等级制度和教会的神权统治,为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创造了条件。伴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尤其是选举活动和议会政治的普遍化,资产阶级内部各个阶层和不同的利益集团都获得了组织政党进行政治竞争,参与国家管理的自由和平等权利,也获得了进行政党活动的政治舞台。当然,如果说早期的资产阶级政党主要是在上述条件下形成的话,那么,以后建立的一些资产阶级政党,则与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无产阶级政党是在无产阶级已经发展成为独立政治力量,科学社会主义已经诞生并日益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1847年,在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努力下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1869年建立的德国社会主义民主工党,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民族国家范围内成立的无产阶级政党。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主要资本国家里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封建、半封建国家,政党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一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且这些国家的人民争取民主和民族独立、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已经开展起来的条件下出现的。在这类国家中,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是最早建立政党的地区。在中国,第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盟性的政党是孙中山于1905年创建的中国同盟会,它后来一度演变为中华革命党,再成为中国国民党。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封建、半封建国家中,一些工农运动有所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所传播的国家或地区,相继成立了一批无产阶级政党。

    总之,政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才形成的政治组织,是各阶级的政治发展和它们之间政治斗争的产物,是近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与国家权力、政治制度密切联系着的,国内国际政治生活中突出的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政党的性质与特征

    1.政党的性质


   
自从政党产生特别是成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之后,人们对什么是政党及其性质问题便众说纷纭。

 

    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政治著作对“政党”有过多种解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政党“是人们在共同的特定原则下,联合起来促进全国性利益的社会团体”;政党是“为争取选民投票支持它所提名的候选人而高度组织起来的集中统一的团体”;政党是“表达民意的组织”和“整个政治自由的主要成分”;政党是“人们为了取得对政府的控制以制订政策、从而在观点和行动上或多或少统一起来的团体”;政党是“政治体制内为取得和行使权力的目的而组织的集团”;政党是“为了谋求官职而建立的政治组织”,等等。这些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政党的某些外在特征,但并没有揭示出相反却模糊了政党的性质,因而也就不能对政党这种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给予科学的说明。

 

    与资产阶级思想家不同,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以后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结合政党活动的实际,对政党问题进行了透彻的研究,在政治学的发展史上首次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政党及其性质的问题。根据他们的分析,政党是在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由特定阶级、阶层或集团中政治上最积极的部分按一定原则结合而成,以实现其根本利益,主要是以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为目的的一种政治组织。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政党的性质由它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性质所决定。任何政党都是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并为其而斗争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政党,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内的各个政党概莫能外。

 

    2.政党的特征

    政党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与其他一些社会组织和团体有某些共同点,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

    (1)政党是一定阶级的先进的一部分

    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阶级领导是通过政党来实行的。政党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和政治生活群体,属于政治社会的第一类。政党是由一个阶级中政治上的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人组成的,是本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它维护的是整个阶级的利益,是本阶级利益的最高政治代表。然而,对政党是阶级的一部分不能简单地理解,社会上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是错综复杂的,不同的阶级在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历史阶段可能互相联合或者斗争;剥削阶级在同一阶级内部的各个阶层也可以互相倾轧;有时几个阶级可以结成同盟跟另一个或一些阶级作斗争,因而政党的阶级性的表现形式也是复杂的和多样的。政党既可以代表一定的阶级或阶层,也可以代表由不同的阶级或阶层所组成的联盟。

 

(2)政党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有一定的政治纲领

    政党的一定的政治纲领就是一个政党树立的一面旗帜。政党在从事政治活动中必然集中本阶级和同本阶级合作的其他阶级的意志,因而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或政见,借此吸纳党员,并把党员聚集在自己的周围和旗帜下,壮大党员队伍。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并且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指导自己的行动,政党必须对国内和国际的重要问题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因此,政党必须制定政治纲领。有的政党的纲领是对各项重大问题系统地表示意见的,具有根本路线性质的纲领;有的政党只有对当前的某些重大问题表示政策见解的纲领。从形式上来说,有些政党的纲领是正式的、成文的,有些政党的纲领常包括在其领导人的声明或报告里,有的政党的纲领则表现在竞选纲领之中。政党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除了提出纲领外,还必须制定策略和有步骤地采取行动以贯彻自己的纲领。

 

    (3)政党是有组织纪律性的政治组织

    政党一般都有自己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系统,通过各级组织把党员积聚起来,共同行动,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从当代世界各国政党组织情况来看,有的政党组织规模庞大,机构完备;有的则比较松散,是不定型的。而一个政党的组织是否坚强完善,与这个政党的纪律是否严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而言,一切政党都具有自己的组织纪律性,只是不同的政党的组织纪律性制度化程度有所不同。

    (4)政党是以争得政权和巩固政权并谋求新的政治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政治组织

    政党作为政治组织和其他组织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它把争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作为自己一定时期最迫切的政治使命。因此,政党和国家政权紧密相联系。这是由政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一般来说,政党在组建时都把争得政权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在争得政权后,它要巩固自己的政权,把本阶级的意志集中为政党的意志,再转化为国家意志,通过国家政权以法律形式贯彻于整个社会。同时,建立、巩固和发展基本政治制度和具体政治制度。

    上述政党特征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由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复杂多变,因而政党的特征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及不同政党中显现的程度是不同的;而且某些政党和社会团体也可能互相转化,有的政党可能逐渐失去政党特征成为一般社会团体,有的社会团体则可能发展为政党。所以,具体判定一个政治组织是不是政党,应进行综合考察和全面分析。

 

    、政党的地位与作用

 

    在一个国家中,不同政党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对这一问题,一般可以从法律上和政治上两个方面来研究。

 

    从政党的法律地位看,有合法政党和非法政党之分。凡是被国家法律、法令或有关的规范性文件允许其存在和活动的政党即为合法政党,反之就是非法政党。

 

    从政党的政治地位看,有执政党和非执政党之分。在有些国家中,某个或某些政党虽然不处于主要的执政地位,但也有自己的代表参加议会或参加政府工作,这类政党通常被称为参政党。在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必然是资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政党只能处于非执政甚至非法的地位,这是由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相反,在社会主义国家,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是法定的执政党,而不允许其他反社会主义政党的存在。一旦这种局面发生改变,共产党自动放弃或被取消执政地位,甚至被宣布为非法,一些反社会主义政党成为合法政党,其中有的上台执政,那在实质上就表明国家政权、政治制度发生了质变,整个社会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

 

    政党的地位不同,对政党作用的发挥影响很大。然而,政党的作用不仅仅受其地位的约制。政党的性质、政党的规模、政党的活动范围的大小、政党斗争经验的多寡,等等,都影响着政党的作用。其中尤以政党的性质最为关键,它直接决定着政党作用的方向。一般说来,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政党曾顺应历史潮流,代表当时先进的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受到封建势力压迫的一切被统治阶级、阶层的利益,起过推动历史前进,完成社会变革任务的进步作用。随着资本主义统治的确立,某一资产阶级政党上台执政,掌握国家权力,组织与领导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国际贸易、经济的繁荣。而当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斗争日趋尖锐、激烈,资产阶级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斗争,资产阶级政党便越来越失去其历史进步性,在总的趋势上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政治力量。无产阶级政党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利益的代表,始终发挥着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

 

    尽管不同政党的作用方向有如此重大的区别,但如果把政党作为一种特殊政治组织进行整体考察的话,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说明政党的作用。

    (1)争取群众和教育群众

    政党是由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活跃分子组成的,是阶级的先进一部分,即政治精英部分,它不等同于它所代表的那个阶级、阶层或集团。因此,政党的首要作用就是争取本阶级的支持和拥护,包括争取更多的可以联合的同盟者。如果一个政党没有相当数量的广大群众,只是一个少数人孤军奋斗的团体,那么它就没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纲领和目标。性质不同的政党,争取群众的目的是不同的。资产阶级政党以通过竞选争取选票执掌政权为目的,用各种手段拉拢群众。无产阶级政党为了保持自己的先进性、战斗性和号召力,时刻关注自己同广大的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争取群众是以宣传群众和教育群众为前提的,现实生活表明,任何政党对此都是十分重视的。各政党总是要以各种方式宣传自己的价值观念、政治纲领和主张。性质不同的政党其宣传教育的内容大相径庭,但其根本目的无非是提高群众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争取更多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2)集中阶级意志   

    在近现代,政党的目标是争取和实现政治统治,而政治统治是按照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进行的。因此,政党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集中它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意志,使之成为政党意志,在执政的时候,把政党意志转换为国家意志。   

    在阶级社会中,每个阶级的成员在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这个问题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但是,在某一时期,什么问题最能集中代表本阶级的根本利益,这一根本利益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尤其是怎样才能使本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或怎样维护本阶级的已有统治地位,并不是该阶级成员都认识一致的。这就需要由政党来把这些不同的思想、观念、意识统一起来,形成集中的阶级意志。

    事实表明,无论是执政党还是非执政党,无论是资产阶级政党还是无产阶级政党,都起着这种作用。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政党的竞选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统一阶级意识的活动,在竞选中,一些资产阶级政党提出了自己的纲领和政策,一旦获胜,就表明它的主张被多数人所拥护,成为一种集中的阶级的意志,并且成为可以转换成表现为政党意志立法化的国家意志的阶级意志。在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政党为了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行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也需要把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集中起来,这个过程是通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公民进行政治社会化,以及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把人民的意志集中为政党意志,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来实现的。

    (3)掌握政权和领导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

    政党的活动同国家政权机关的活动有紧密的关系。这不仅是因为政党本身就是一定阶级为取得和巩固该阶级的政治统治而建立的,而且一个国家政治权力的行使,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经由政党政治实现的。政党在组织政府、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执政的政党实际上是在通过领导国家机关行使着国家权力。在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的方式,一是操纵议会,通过选举在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把自己的政治纲领和主张通过议会变成法律交由政府执行;二是由该党的党首出任政府首脑,组成政府。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对国家机构实行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无产阶级政党除了掌握总政治决策,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来指导国家机构的工作外,还为国家机构培养、考察和选拔干部,把党的优秀分子输送到政府行政部门、经济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以便更好地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并且通过国家军事领导机关直接领导军队,保证军队这一国家主要成分的革命化和现代化;保证军队这一无产阶级专政支柱的坚强有力,保证社会主义国家国防事业现代化的实现,领导和组织人民军队参加并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点击进入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