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线 学 习 | |||||||||||||||||||
|
|
|
|
|
|
|
|
|
|
||||||||||
当前页:第十章——第二节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
|
||||||||||||||||||
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目标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和法制建设,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其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国家长治久安,其基本方向和基本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的一个方面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总体目标,也就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既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内容、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它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宏伟系统工程。其基本方向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权力体系的本质特征。从政治发展角度说,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从各方面创造条件,切实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和“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以政治发展促进和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具体目标,主要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各自自成系统又互相联结的几个内容:
(1)按照国家机关合理分工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法制原则,实现国家权力结构的合理化、科学化,特别是要完善党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立法和执法监督工作的领导,理顺和调整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关系,理顺和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司法制度,以及进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机构改革,等等。这些是实现这一具体目标的重要之点。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法制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法制化的总的要求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其具体内容,诸如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活动、工作,人民代表的产生与活动,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国家政权中的执政、参政地位、作用、方式,等等,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制化的具体内容,要随着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不断地加以完善。
(3)实现政治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包括完善并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党和国家科学的民主的政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为科学民主决策服务的决策信息咨询机构,以及完善决策的政治程序和科学程序,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决策的支持与监督,等等。
(4)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政党政治生活民主化,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管理的民主化,直到城市居民农村村民基层群众自治的民主化。
(5)发展和不断扩大政治参与,包括切实保护公民基本政治权利,完善政治参与制度,密切人民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开辟和疏通公民政治参与渠道,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并注重取得政治参与的实效。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是统一的整体。总体目标规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方向,具体目标是总体目标的落实和有序地安排。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目标的完满实现,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创造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要坚定地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正确的政治发展形式和途径,有领导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二、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其基本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特殊国情;中国现实的政治发展状态;以及政治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根据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目标和现阶段政治发展的实际状态,中国政治发展的道路,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即政治改革和政治稳定。 1.政治改革
政治改革即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的实际成就。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民主制度、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在克服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特权思想作风现象等方面的弊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了进一步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细致地搞好政治体制改革的工作,即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机构改革,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和机制。 2·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是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同经济稳定相联系的。它表明一个国家在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统治的稳定,社会秩序的正常,人民与各民族的安定团结,国家政治运筹的有序和国家政治生活的连续性。政治稳定的对面是政治动乱乃至社会动乱,也有的表现为民族动乱、骚乱。中国历史上通常把前者称为“治”,后者称为“乱”。在剥削阶级统治的年代,由于统治者少数人和人民大众多数人利益的对立,经常发生反抗残酷剥削统治的人民起义、暴动,历史在一治一乱中循环是很自然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消灭了剥削阶级、剥削制度,从根本上消灭了动乱的根源。但由于领导工作的失误,和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煽动破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动乱还不能完全避免。然而,只要领导得力,动乱是可以制止的。中国人民的绝大多数取得了这样的共识: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社会条件。为此,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关系的调整,正确处理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消解不稳定的因素。
政治改革和政治稳定是达到同一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目标的两个相互统一的政治发展形式。政治改革促进政治稳定,政治稳定保证政治改革。从社会变迁的总体视角言之,必须遵循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统一的方针,以改革促发展,在发展中求稳定,在稳定的大局下向前发展。 |
|||||||||||||||||||
点击返回上一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