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数学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
一、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 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前提
1.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巨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
2.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辩、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自己的思维没有得到任何的锻炼,就失去了“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的作用。久而久之,定会两手空空无所收获!
(二)应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 .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个小故事:一天,小明去小李家,当时小李正在做一元一次方程的习题,小明一看就告诉小李哪道题做错。小李非常惊讶,问小明有什么“判断的秘法”?此时,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种秘法 ?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想 ! ”于是学生非常有兴趣地上完了这节课。
2 .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问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圆的定义》的教学,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得也较多,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帅此时问学生“究竟什么叫圆?”,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3 .给予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谕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4 .重视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和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方面,教帅可以通过数学或数学史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例如,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
5 .及时反馈,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恰当地评价,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是内部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习最有效的动力。学习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两类。直接兴趣就是由知识自身和学习活动本身所直接引起的兴趣,如由数学的美、数学知识的引人入胜、解决问题后的成功感所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并非对具体学习活动和知识本身直接感兴趣,而是对这种学习的未来结果感兴趣,如意识到应用广泛,并且是其他理科的基础,就能促使他努力学习并感到兴趣。在数学学习中,这两类学习兴趣都是必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以“多”激趣。
这里的多,并非多讲,多练、搞满堂灌、题海战术。而是抓住数学问题中的一题多解、多变、多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多解,激发学生在数学天地里寻求最简捷、最独特的解法。多变,加强变式训练可把教师和学生都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如在讲概念、定理、例题时,不失时机地作变式示范,指导学生作变式训练;在习题课上边讲边练,选择典型习题,组织学生讨论各种变式,引导学生摸索变式与学习处理变式的方法。
2 .以“疑”激趣。
教学贵在设疑,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学生通过解答,不断思考、联想,进而释疑,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享受到对未知探索的愉快,焕发起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等腰份角形定义》时,学生自以为“无疑”,实际上,他们对于定义中的关键字眼“有”未必能够深刻理解。囚此,教师不失时机地设疑,使之弄清含意。问:这里的“有”能否换成“只有”呢?学生就会产生两种意见。继续问:有 3 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吗?通过反问,
学生再思考之后,两种意见就能够很快得到统一。
3 .以“爱”激趣。
没有爱便没有一切。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各方面关心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期待、信任、关怀中得到鼓励和勇气;教帅应有不厌其烦的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消除学生的自卑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的上进心;应提倡民主,激励学生超过自己,鼓励学生提问题,讲出自己的见解,即使错了也要尽量作出积极评价;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亲其师而信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