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进入课程-课程学习→教学内容-第六章 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章节导航

绪  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二节 数学学习态度

    数学学习中小学生的态度是情感的一类表现。它一般指有一定强度、适当稳定性的积极或消极的感觉和取向,是对事物的一种情感反应,例如,对数学有没有兴趣,对数学学习重视与否、爱好与否。

一、关于态度的分析

    态度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与信念有着联系。一位学生要是认为,学习数学需要“数学细胞”,靠天生的“数学脑袋”,那么在适当的条件下,如遇到困难,或得不到好成绩,就会表现出对数学的厌恶,对数学的不喜欢。

    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可能有两种形成的途径。早先对数学学习及数学的感觉、反应在不同场合下重复发生,会逐步稳定下来,变为一种起自动反应的态度。例如,对解应用题总是不适应,经常做错,随着次数的增加,挫折感就演化为对应用题的消极态度。

    另一种情况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态度转变影响到另一个范围。例如,三角恒等式证明学得好,增强了信心,变得对证明较喜欢,从而可能使原先对学习几何证明的消极态度有所转变。从内部心理机制讲,是态度的一类图形转化到了另一类图式。

    国外学者 Leder 1987 年曾经指出,对数学的态度不应当看作是一个笼统的因素,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数学课题的内容不同,各部分的方法也各异,所以就会有各种不同的具体的态度表现。例如,有人喜欢算术,不喜欢代数,觉得后者枯燥。有人喜欢几何计算,不喜欢几何证明。然而也有人对抽象证明津津乐道,却不喜欢数值计算,觉得太繁琐,等等。因此,处理学生的态度问题不能一刀切,要考虑到学科内容、学历、年龄、性别、原先的数学基础等因素。

    应当看到,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态度积极与否,与他们的学习效果或成绩高低是正相关的,如我们平常所认为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是,态度与成绩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一种紧张的依赖关系。有说服力的例子是,第二次国际数学学习调查中发现,日本学生的成绩很好,但日本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的比例也非常高。能否确切地解释其中的复杂性,可能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二、影响态度的若干外部因素

(一)社会因素

    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对数学学习的重视与否。从社会环境看,可能与社会心理、文化背景有关。例如,一位美国学者指出,在美国社会中,某人在读、写、讲等语言方面能力较差的话,会被别人看不起。但要是他在有关数学方面的能力不行,却并不认为是一件窘迫的事情,不会感到脸红。其现象背后可能与社会成员普遍的观念有联系。因为许多美国人觉得,学习数学要靠天生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是很多人都具备的。在我们中国,从总体上看对数学的社会观念是比较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公民,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包括学生自己,绝大部分人都认为数学是基础性的、很重要的学科,非常有用,对工作、升学都是必需的,而且只要肯下功夫,总可学好数学,所以大家都鼓励孩子们学好数学,这种社会心理是很有利的。但是,不少社会成员又认为,真正学好数学要有很高的智力水平。于是,在遇到困难时又会怀疑自己的智力与天份,失去信心,缺少积极的态度。

(二)师生感情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在不少学生的心目中,数学理解和问题解答的对错是无法由实际检验的,要靠老师来评定。数学是一门艰深的学科,教师掌握着里面的诀窍,所以数学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有着不同于一般教师的特殊地位,是学生眼里的权威。于是教师处于一种主动、主导的地位,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提高学习成效。如果教师十分重视与学生的关系,例如建立一种亲切的、平等的、朋友般的关系,对学生有一种个人魅力,就可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态度的端正。而如果学生对教师没有好感,可能会连累到数学,对之没有好感。

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心理学家 Rosenthal 和 Jacobson 曾进行一次有趣的心理实验:他们到一所学校,只是随机地抽出少数学生,然后很郑重其事地告诉学生和教师:这些都是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要求多加关注。跟踪几年以后发现,这些学生进步都很大。这就是著名的“ Pygmalion 效应”。这种心理上的正暗示的结果告诉我们,当人受到别人的重视、关心以后,能改善自己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因,收到实际效果。这种效果在上海青浦的数学教育改革的经验中也有证实。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曾指出,“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即内心希望受到重视、肯定和关心的本性。当这种天性得到满足之后,他就会在某些方面爆发出巨大的热情来。所以,在教学状态下的学生数学学习中,教师的适时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总是产生较大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为此,教师要面对全班进行教学,重视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每一阶段都各有所得;要因材施教,除了满足好学生的要求外,也要特别关心差生;学不好数学的因素多种多样,要仔细分析,个别指导,对症下药;数学学习需要较高级的思维,因而,学数学更需要多加鼓励,少批评,最好是“温柔一刀”,尽量减少惩罚。例如,让学生订正作业是必要的,但罚抄则有害处,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视频课堂                                                                             上页 下页

第六章



第一节 数学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一、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
    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
第二节 数学学习态度
    一、关于态度的分析
    二、影响态度的若干外部因素
第三节 数学情感及其规律
    、数学情感的概念及其变化特点

第四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特点
    一、概述
    二、教学建议
第五节 现代意义下的数学观
    一、数学观的基本涵义

    二、基本的数学观
    
三、现代数学的进展概览
    四、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
    五、数学观对数学学习的影响简析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