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进入课程-课程学习→教学内容-第六章 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章节导航

绪  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二、教学建议

    (一)第一学段

1 .创设直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对身边的具体的材料充满好奇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景。

    首先,应以问题为切入点来设置情景,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让学生看雪后地上某个脚印,通过脚印的大小来判断此人的高度。有的学生说这个脚印大约 40 号码,由此可以判断此人的身高为 1.70 米 左右。由于这种问题情境教有吸引力,会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人的身高与脚的尺寸有这样的对应关系?有什么证据 ? 学生可能一时回答不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可以查阅有关资料或调查有关的人群,看一下一般 1.70 米 的人的脚的尺寸究竟是多少,根据统计规律 , 算出平均值 , 就可以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求知识的欲望。

    其次,情景中的材料的趣味性是比较重要的,学生可以由对材料趣味性而引发成对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状的探索。由于此时期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是对具体实物的抽象,

    因此,材料的趣味性主要表现在可操作性、直观性。

    比如用积木搭成不同的图案,辨别不同图案中所用不同图形的个数。在学生学习视图时,可以借助于钉子板,用皮筋作出不同的图形,说出这些图形有哪些特点,还可以用计算机数学游戏或游戏卡等,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尝试探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2 .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刚刚踏入校门,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他们今后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他们情感发展的前提。具体来讲,良好的教学环境有以下几点:

( 1 )良好的师生关系。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不仅是教学的权威,学生学习的顾问,而且还是学生学习的同伴。因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密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创设教学中的民主氛围。

( 2 )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课题,并明确每个学生的工作责任,通过合作与分工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必要性。

3 .用鼓励的方法,让学生初步获得学好数学的体验

    外部环境对于第一学段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用鼓励的方法,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体做法如下:

( 1 )教师要多用鼓励的语言。

    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每一个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是算出其中的某一步,也要给予肯定,尽量避免使用批评的言辞。因为教学的重要目的是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所以教师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而且还有学生学习的过程。如果言语不当 , 就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而对数学产生陌生感和 , 恐惧感。

( 2 )采用分段鼓励的方式。

    这种方式可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逐步形成。由于学生在此阶段自制力较差 , 持久性不长,对许多问题的解决往往是半途而废。教师可以将一个问题分割成几部分 , 让学生分步进行解决,逐步体会到成功后的愉悦感,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教师还可以通过许多科学家、数学家的实例 , ,如化学中镭的发现、万有引力的得出等,让学生体会到攀登科学高峰的艰辛,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为科学而探索的坚韧不拔的毅力。

4 .耐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学好数学具有重要作用。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第一学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在这一学段的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保证他们更好地发挥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两个层次。具体可以包括认真听课、积极发言、认真阅读、仔细审题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善于质疑、探索创新的习惯。

    一定的学习习惯形成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教师要耐心帮助学生意识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比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题意清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前提。因此,在简单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教会学生正确读题、认真审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例如,学校要种 12 棵树,每人种 4 棵,需要几个人种?

    要求学生一是要把题目读正确,不破句、不漏字添字,学会独立阅读题目;二是会解释题目中每一句话的意思,弄清题意;三是会用自己的话复述题目的意思。在这个案例中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学校要种 12 棵树”就是一共要种的棵数;“每人种 4 棵”就是每一个人都种 4 棵,即有 4 棵树就需要一个人种;“需要几个人种”就是指 12 棵树需要平均分给几个人种。以后,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能够说出这三个数量分别是:种树的总棵数,每人种树的棵数和种树的人数。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后,让题目在大脑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认识。

    此外还要特别耐心帮助那些成绩落后的学生,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视频课堂                                                                             上页 下页

第六章



第一节 数学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一、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
    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
第二节 数学学习态度
    一、关于态度的分析
    二、影响态度的若干外部因素
第三节 数学情感及其规律
    、数学情感的概念及其变化特点

第四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特点
    一、概述
    二、教学建议
第五节 现代意义下的数学观
    一、数学观的基本涵义

    二、基本的数学观
    
三、现代数学的进展概览
    四、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
    五、数学观对数学学习的影响简析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