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程学习>>第4章 领导者
第三节 领导者的必备素质
    首先,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抓住主要矛盾, 善于辨别主流和支流, 分清轻重缓急, 权衡利弊得失,提出正确意见。
    其次,要有较强的逻辑判断能力。能判断事物的因果关系, 看问题有远见, 有预见性。
    再次,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对新事物敏感,富有想象力, 思路开阔, 善于在新形势下, 提出新方案、新目标, 鼓舞同志们去完成任务。
    最后,要有较强的直觉判断能力。领导者要有主见, 有当机立断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无法从容商讨时, 能凭直观感觉当机立断, 临危不惧, 处变不惊。既有高度的原则性, 又有机动灵活性, 应急应变, 根据条件的变化要适当灵活, 既不能固执己见, 明知无法达到的预期目标, 还不考虑改变工作方案,又不能被他人意见左右,无所适从。
 【小案例】
    美国总统林肯,在他上任后不久,有一次将六个幕僚召集在一起开会。林肯提出了一个重要法案,而幕僚们的看法并不统一,于是七个人便热烈地争论起来。林肯在仔细听取其他六个人的意见后,仍感到自己是正确的。在最后决策的时候,六个幕僚一致反对林肯的意见,但林肯仍固执己见,他说:“虽然只有我一个人赞成但我仍要宣布,这个法案通过了。”
    表面上看,林肯这种忽视多数人意见的做法似乎过于独断专行。其实,林肯已经仔细地了解了其他六个人的看法并经过深思熟虑,认定自己的方案最为合理。而其他六个人持反对意见,只是一个条件反射,有的人甚至是人云亦云,根本就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方案。既然如此,自然应该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因为,所谓讨论,无非就是从各种不同的意见中选择出一个最合理的。既然自己是对的,那还有什么犹豫的呢?(此故事转引自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c013bdc69ec3d5bbfd0a7413.html)
    思考:于在企业,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新的意见和想法一经提出,必定会有反对者。其中有对新意见不甚了解的人,也有为反对而反对的人。领导者可能会陷入孤立之境。这种时候领导者应该怎么做?(提示:领导者要凭直观感觉当机立断, 临危不惧, 处变不惊。不要害怕孤立。对于不了解的人,要怀着热忱,耐心地向他说明道理,尽量使反对者变成赞成者。对于为反对而反对的人,任你怎么说,恐怕他们也不会接受,那么,就干脆不要寄希望于他的赞同。重要的是你的提议和决策是对的,只要真理在握,就应坚决地贯彻下去。决断,是不能由多数人来作出的。多数人的意见是要听的;但作出决断的,是一个人。)

    五、领导者必须具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宠辱不惊,胜败偕忘”的心态是一个领导者所应该具有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让领导失去斗志,失去求胜的信念,而是让他们具备平和的得失之心,胜不骄败不馁,“胜不骄”是面对胜利时对喜悦的克制能力, “败不馁”是面对失败时的一种良好的平衡心态,这是领导者必备的素养。作为一个领导者,既要在取得胜利时保持清醒,不能沉浸于沾沾自喜之中,立刻部署下一步的工作,又要有良好的逆境承受能力,遇到困难或失败时能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领导有时是下属心中的一面旗帜,旗帜不倒队伍就不会散。如果领导遇到一些挫折之后,自己首先就崩溃了,那他的下属们必然会树倒猢狲散,变成一盘散沙。
    本节只是对领导者素质的相关被容做了宏观阐述,在第九章还将对领导者素质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