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程学习>>第11章 领导决策
第三节 科学决策的程序与步骤
    一、确定问题
    领导主体展开工作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知道该干什么。要知道该干什么,就是要确定工作问题。在不了解工作问题的情况下,领导者自身是无法做什么的,也就不会有什么作为。显然,领导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问题,而这也正是领导决策的第一环节。具体地说,这个环节就是完成在领导活动中经常提到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任务,即要确定决策问题。这些问题是领导的第一个决策之源,也是决策函数中的第一个决策变量。
    确定决策问题有两个具体的步骤:
    1. 考察决策环境,收集问题信息
    领导主体为完成领导职能职责,在就任之始就以当家人的身份来考察所做的工作及其所处的实际环境了。领导最应该关心的就是:
    (1)所做的工作是什么性质,有什么特点、实质性内容、背景和条件、问题和压力。
    (2)所领导的人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面貌、关系、特点、愿望、需要、意见、优点和不足,还存在什么困难、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3)所处具体环境有什么特点,对领导工作有什么要求、影响和阻碍,难题和压力,还存在什么需要领导出面加以解决的问题等等情况。
    (4)在整个领导体系中自身处于什么位置和状态,应该有什么样的具体准则、要求、规范或标准,已经有什么样的来自高层和法律的领导指示和要求,当前处在逆境还是顺境、为什么?要开展工作实际还缺乏什么、还面临什么困难和挑战。
    (5)所在的组织群体本身质量如何,有何特点,存在什么矛盾、困难和问题,面临什么紧迫问题,可能有、应该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等等。
    上述这些问题信息是、实际最具体的领导工作启动信息。缺乏它们,领导工作将无从做起,决策过程也不能起步。透过上述问题充分掌握了各方面真实信息,就能真正熟悉和把握决策条件而做到心中有数,就能真正踏实、科学地进行决策并展开随后一系列的领导工作了。
    因而,领导应该极其敏锐地意识和觉察决策环境或整个领导环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广泛、深入地考察决策环境,在真正实施领导之前做好扎实的调查研究工作,尽可能多、广、细地收集各方面实质性的问题信息,摸清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和工作的主要脉络,为领导工作提供实实在在的现实工作基础。
    2. 处理问题信息诊断问题;提炼问题;建立问题系统
    面对大量的问题信息,领导要从决策需要的角度、从整个领导工作需要的角度对它们加以判断、界定、整理、分类和筛选,进行细致深入的加工处理。
   (1)诊断问题:这是要对已经收集到手的现实问题信息进行价值和科学过滤。判断不同问题信息的不同性质、分量、类别、原因、根源、症结、重要性和可能性。这就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确认问题的实质、本原和面貌。
   (2)提炼问题:这是要在已经弄明白问题信息的基础上对主要的、重要的、紧急的和尖锐的诸问题加以概括、提炼,同时还要确定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此外,还要善于不断发现一些新问题,透视问题的深层次内在关系和潜在信息,分离出大小主次各类不同的具体问题;最后对问题加以权威的确定,并送入目标确定阶段。
   (3)建立问题系统:这是要在问题清楚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完整的领导工作问题系统。这个系统也是决策所要处理的所有现实问题的基本框架。可以说,这些现实问题只要存在,不管如何变化,均能直接构成决策问题系统,直接构成领导决策的问题库,也均构成领导提出工作目标和任务的现实源泉和决策源泉。
    一般地说,这些问题均可按如下两类基本标准加以归类和构建成方便于领导工作和决策活动的现实问题体系:第一类是获取与分配利益的两个标准;第二类是人和事两个标准。这两类标准都是同领导二字最密切相关的实质性标准;由此构建起来的问题体系才能切合领导工作及决策的实际。
    以上两个具体步骤构成确定决策问题的完整环节。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整个环节都是一个必须由领导自己来完成的调查研究活动。这个调查研究非常重要而复杂,是整个领导工作的初始起步。没有调查研究就不能完成这个环节的工作。低质量的或缺乏深度的调查研究都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问题,其内容就不会是充实的、实际的和真实的,而多只能是肤浅的、空洞的,甚至是哗众取宠的,这就不利于科学决策,不利于领导工作。
    二、把握情况
    既然工作问题已经确定,那么就要弄清楚与问题相关的所有情况,这些情况可以叫作决策相关情况。首先要把握住同解决这些问题密切相关的最直接情况,包括问题的性质、类别、现状、基础、背景、条件、变化、发展趋势和各种现实可能;其次要了解清楚领导自身与此相关的各种因素,包括适应性、条件、能力、智慧、处理该问题的各种力量和基础。此外,还要充分了解本组织及各成员的所有相关情况,尤其是愿望、情绪、倾向、需要、心态、能力和其它的各种素质构成,以及资源储备包括决策系统、关系、物质等方面的支持、时机成熟与否、形势与环境等等各种具体的客观条件。这些情况就是领导的第二个决策之源,是决策函数中的第二个决策变量。
    把握这些情况正是“知己知彼”。显然,这第二个决策环节就是要完成知己知彼的准备工作的。掌握决策相关情况的渠道主要有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