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程学习>>第9章 领导素质
第二节 领导者个人的素质结构
    一、领导者的政治思想素质
    领导者的政治思想素质是指作为一个政治角色的领导者对政治尤其是对自己所承担的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理解、把握、反应以及见诸于行动等情况的总和。领导者的政治思想素质不仅决定着领导者自身的发展方向,而且也决定着领导活动的基本性质。其具体内容包括领导者应当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立场是领导者基本的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决定着其基本的政治观点、态度等,是指导自身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判断的基础。同时也直接影响着领导主体对于自身工作态度、忠诚度、纪律性以及主动性的树立和把握。因此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是保证领导活动始终围绕着实现组织发展基本价值和目标的首要基础。
    二、领导者的知识素质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哪一行业的领导者都必须具有必要的知识素质。领导者只有借助这些知识去敏锐地寻找和捕捉新的信息,凭借所掌握的知识去识别、筛选信息,并加工整理成为有价值的信息,才可能正确指挥和科学决策。领导者的知识素质的高低主要通过其知识结构反映出来。因此,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成为领导者必备的基本条件。现代社会的领导者应该具有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形象地说,就是“T”型结构。这一结构的含义是,“T”字结构中的一横是指宽的知识面,具有广博的知识,有利于思维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向思维走向多向思维,避免因受专业和个人特定环境的限制而造成的片面性和局限性;“T”字结构中的一竖是指精深的纵向知识,或者说是单科专长,尤其是指具有从事本职工作的必需的业务知识和现代领导与管理知识,成为掌握业务知识和领导知识的“双内行”。
    领导者的知识结构主要由理论水平、专业根底、知识面三部分构成。在理论水平方面,领导者必须只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因为理论水平在整个知识结构中,起着统帅的作用,只有理论水平高的人,才能胸怀全局、洞察未来,有远见卓识。在专业根底方面,领导者不应是直接依靠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服务组织,而是应借助其领导专业知识和自己的权威去组织和动员其下属实现组织的目标。在知识面上,领导者应尽可能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做到知识广博,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
    三、领导者的能力素质
    能力是知识的发挥和运用。能否胜任领导工作,不仅仅是领导者知识素质高低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他的知识素质以及其他素质能否转化为实践工作能力,即要看领导者的能力素质如何。能力素质是指所有领导素质在行动层次上释放能量时所赖以进行的行为机能的总和。能力素质事关领导者的行为的质量和效果,事关领导者的作用、成就、贡献和价值的大小,事关领导活动的成败。能力素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所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要素,也是一个领导者成功实现“统领各方”的必然要求。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信息获取能力
    信息是领导者开展领导活动的基础,是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的依据,是领导者进行有效组织的手段,是领导现代化的重要资源。所以,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出色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2、利益整合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利益多元化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因此,领导者必须有能力整合各种分散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利益,以使组织更具有凝聚力。
    3、组织协调能力
    保证组织内部各要素的协调统一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工作。领导者通过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活动,可以提高组织的凝聚力,使组织获得更高一层的整体合力。现代社会组织尤其是那些规模庞大的组织,对于其领导人的组织协调能力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附 音频文件7 任长霞的感人事迹
    案例:刘邦为何能得天下
    西汉初年,天下大定。汉高祖刘邦即位以后,经常举行宴会犒劳那些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大臣将领。有一次,刘邦在 洛阳南宫大宴群臣。席间,刘邦问众位文臣武将:“大家说说看,我刘邦为什么能得到天下,项羽为什么会失去天下?”高起和王陵坐在座位上说:“陛下虽然好笑话人,可是只要部下攻下了城池,陛下总会将攻下的城池交给部下去管理。可是,项羽虽有妇人之仁,但心眼小,好嫉妒人,打了胜仗也得不到好处。时间长了,谁也不会愿意替他卖命。这大概就是原因吧!”
    刘邦听后哈哈大笑,说道:“你们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若论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不决粮道,我不如萧何;若论集结百万雄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的天下的原因。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又不能很好地任用他,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众人听后,恍然大悟,纷纷点头称是。
   
资料来源:边慧敏,廖宏斌:《领导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