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程学习>>第9章 领导素质
第二节 领导者个人的素质结构
   (二)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一项最基本的能力要素。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洞察力。洞察力是指一种迅速地、敏锐地、准确地抓住问题的要害的直觉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寻求和发现领导者进行创新的切入点起重要的作用。培养和锻炼一个人的洞察力,需要其不断地参与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勤于思考。
    2、预见力。所谓预见,就是指一个人对事态发展的一种超前性把握的能力。它对于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进行有效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预见力不是凭空就能获得的,它需要以对事物发展的正确认识以及对现实与可能关系的辩证分析为基础。
    3、决断力。决断力是一种迅速做出选择并形成方案的意志力。它是领导者进行创新所必需的一种基础性能力。缺乏果断的意志力,领导者不可能有任何创新。
    4、推动力。推动力是一种上级激励下级实现创新意图的能力。通常情况下,领导者的推动力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领导者的感染力、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吸引力以及领导者的个人魅力等。
    5、应变力。应变力是指人在事物发展的偶然性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迅速反应能力。应变力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进行创新的前提。
    福特的成功证明了,谁能更迅速、更熟练地运用新的理论、新的手段,谁就将拥有主宰市场的王牌。
    亨利•福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造人。他虽然不是汽车的发明人,但依靠一个CEO伟大的创新精神,他以“流水线生产”、“薄利多销”向社会大众提供廉价实用的小轿车,开创了人类崭新的生活方式,
    在创业初期,亨利•福特认为要想研制出更理想的为大众所喜欢的汽车,就必须在设计上创新,在技术上也应有突破。为此,他不但亲自深入技术部门,全力以赴地研究新技术,而且还购买了国内外市场上性能优良的各型汽车作为创新的参考。
    终于在1908年的春天,福特的T型车诞生了。在生产上,福特采用“标准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为其“薄利多销”策略提供了可能。标准化配件方案也为他赢得了顾客和市场,他提出的“标准化”生产方式成了世界工业的“通用法则”。而他创新的流水线生产方式更是开辟了工业生产的新纪元。 1913年,福特把流水线的概念推广到汽车制造的总装线上,使一辆汽车的生产最快时仅需要10秒,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被成功运用到汽车的生产上,这是福特汽车对汽车工业乃至整个现代工业的发展做出的最杰出的贡献。在汽车的销售上,他一改从前汽车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观念,采用“薄利多销”的营销方针,每辆车售价仅900美元左右。福特认为:商人对高利润的贪婪妨碍了企业总利润的增长,提倡以最小的成本来生产,再以最小的利润把汽车卖出去,以达到整个销售额的增加。福特在营销中的创新,让他在同行业竞争中一直处于有利的位置。
     从研制生产,到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从大批量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开创,到后来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提出,福特公司每一突破、每一次成功,都是福特创新精神的体现。
     资料来源:刘银华,姜法奎:《领导科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四、领导者的心理素质
    领导在带领团队实现领导目标的过程中,其个人所具备的性格、个性、气质和情绪等同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领导实效的发挥。行政领导者应当在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同时注意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与提高。提高心理素质是一项多方面、综合的学习与实践的过程,具体内容包括领导者应当学习和掌握有关管理心理学和领导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在实践中注重对自身情绪控制、自我心理调整的锻炼。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心理素质领导者才能以稳健、积极的态度面对组织发展中的各种挑战,赢得团队成员的信任与尊重。
    近年来,领导者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经过对众多研究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领导干部普遍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但也有不少领导干部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近年来,我们可以从各新闻媒体上看到不少有关领导干部自杀的消息,这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消极的社会影响,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下便是一些真实的案例:
    安徽省蚌埠市统计局局长刘某2005年2月18日上午10点半左右从自己的办公楼跳下,自杀身亡。1月27日,河南省新郑市委副书记、市长白虎林在其公寓内自缢死亡。2004年,四川雅安原公安局长、山西省委组织部长、江苏盐城市廉政办公室主体、湖南省衡东县教育局长、原吉林省公路建设局局长、分别以跳楼、卧轨、撞墙等方式自杀身亡。虽然在这些极端案例中直接的诱发原因不尽相同,但大都在某种程度上与他们对自己人生方向的把握、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以及自我心理调试能力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于此同时,再让我们了解一位具有坚强意志的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