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程学习>>第13章 领导用人
第四节 沟通

    一、沟通的含义与功能

   (一)沟通的含义

    一般意义上的沟通是指人际之间的联络交流,是群体相互理解的桥梁、团结的枢纽和统一步调的有效机制。在领导活动过程中,沟通是指领导者与领导者和被领导者、领导部门与领导部门和被领导部门之间相互联络、互通信息和加强关系以便达到行动上的配合和一致的活动和机制。

   (二)沟通的功能

    所谓沟通就是指领导者为实现领导目标而与上下左右互通信息、交换情况以求得思想认识上统一和行动上相互呼应配合的内务性保障活动。领导者要获得领导成功,就必须充分掌握和娴熟运用这些方法与艺术。不借助它们,领导实践将无法正常运作,其效率和效果都将大打折扣。

应该说,沟通对于整个领导活动起着“轴承”的作用,它是领导过程中具有特殊人际功能和组织功能的重要环节。这些功能中有三个最主要的方面:

    1.加深理解:

    理解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感情上的互融与认可。只有理解了,才能互相接受、容忍、赞同和支持。正如古人所云:“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如果不理解,就容易产生心理隔阂与情绪对立。领导者必须深谙此道,通过思想感情、谋略决策、步骤方法等的理解和沟通,设身处地考虑对方与他人的思想动机与行为原因,从而做到双向理解、双向沟通,顺利实现领导意志,达到领导目的。

    2.增进感情:

    感情是人们团结、合作的基础。领导者与部属之间只有以诚相待,感情真挚,才能和谐默契,轻松愉快,工作事半功倍。《孙子》云:“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反之,如果互相猜忌,感情疏远,就会情绪别扭,困难重重,工作事倍功半。沟通是增进感情的重要途径。因为沟通既是人们之间感情和心灵的交往,也是互相尊重与信任的前提条件。

    3.统一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统一认识,才能统一行动。但是,由于人们各自所处的地处、阅历、责任以及个性的不同,对事物观察和判断的角度、评价的标准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沟通就非常重要。如果缺少沟通,认识不能统一,行动不能一致,就难以顺利行使权力,也难以实现领导目标。

    二、沟通的内容与范围

   (一)沟通的内容

    沟通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目标沟通:

    这又包括几个具体的方面:①整体目标沟通。要使被领导者认识到各部门、个人对整体贡献的重要性,以及相互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力争把部门利益与整体目标结合起来,增强集体观念和责任感,减少部门之间和个人之间不必要的冲突;②具体目标沟通。部门之间在目标确定时,要相互理解和沟通;在目标实施时,要相互支持和帮助;在目标冲突时,要相互调整和适应;在目标成功时,要相互鼓励和总结。

    2.思想沟通:

    部门领导一定要避免单纯本位主义思想,要多从全局上考虑问题,多从部门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协调合作上考虑问题,以期达成共识。对于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要通过平等的交流、启发,努力缩小认识上的差距;对于因工作关系引发的思想误会和隔阂,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互谅互让。

    3.感情沟通:

    没有感情上的沟通与交流,就不会有工作上的合作与融洽。领导层之间、领导主体与领导客体之间只有不断增加感情交流,取得思想上的共识和情感上的认同,才能共同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工作交流、文体活动、公共交往等都是感情沟通的有效方式。

    4.信息沟通:

    情报信息的传达与交流也是沟通的重要内容。只有信息畅通,部门之间才能减少隔阂,化解矛盾,促进工作。一般而言,凡主动沟通的部门,信息就流畅,部门之间就协调,相互就信任,领导工作就主动;反之,缺乏沟通的部门,信息就不畅,部门之间就有矛盾,甚至发生冲突,领导工作就被动。

    总之,沟通能够消除各种误解和矛盾,能够及时提供有效有用的信息。在很多情况下,它实际上已经成为协调的必要过程和重要手段。

   (二)沟通的范围

    领导活动过程中的沟通非常广泛,但是最重要的有如下方面:

    1.与班子成员沟通:

    与班子成员的沟通,事关成败。一个班子要握紧拳头,拧成一股绳,沟通是关键。班子内部的沟通可以不拘形式随时随地进行,办公室、家里、路上、闲聊之间,都可以互通情况,商讨问题,形成意见。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内容很多,会议讨论前,事先沟通;不必开会讨论,只需单独沟通;随着工作进展,及时沟通,等等。在这里,领导班子一把手的作用很重要,因为他处在领导活动和决策的核心地位,更加需要谦虚谨慎,需要加强与成员沟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与部属沟通:

    群众是最实践的主体。没有他们的参与和努力,权力行使就不会顺利,工作目标就难以实现。与部属的沟通是先做学生后做先生,先虚心请教再用权力、下命令,是群众路线的体现。与部属的沟通,十分有助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排除阻力,形成合力。此外,还要坚持先沟通后落实,沟通了就一定要落实的原则,避免不见风就下雨或者干打雷不下雨等现象,避免产生逆反心理而造成混乱。

    3.与上级沟通:

    与上级的沟通,包括与领导机关和职能部门的沟通。它可以明确工作方向,增强工作信心,克服工作阻力,解除后顾之忧。与上级的沟通,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问题。与业务职能部门的沟通,有利于协调关系,开展工作,不能忽视。

    4.与友邻沟通:

    人们的社会联系和交往是多方面的,同行业同系统单位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所属人员在一些问题上也常常与其它单位攀比。所以,加强同友邻单位之间的沟通,在可行的情况下,做出相同或相似的规定,有利于协调关系,调动积极性。

    三、沟通的方法与艺术

    1.沟通的方法

    沟通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领导主体有不同的沟通方法。但是,在领导过程中经常使用和最一般使用的沟通方法却主要有如下几种:

    (1)逐一沟通:

    作为领导者对班子成员和下属要逐个沟通,这样能分别了解每个人不同的看法,广泛征求意见、掌握情况、交流看法。领导者通过个别逐一沟通,还能够进一步了解每个人之所以赞成、附和或反对的程度和真实原因,这非常有助于决策者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

    (2)座谈沟通:

    领导者要定期地、适时地召集班子成员、下属人员,或两方面人员一起,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进行沟通。座谈沟通,①可以听取各方面不同意见;②可以对几种不同方案进行讨论;③参加座谈的每个人多向补充不断完善,把探讨推向深入。座谈的结果无论是基本一致,还是截然相反,对领导者实施决策都是十分有益的。

    (3)重点沟通:

    有些情况下,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难易程度,领导者可以选择重点人员进行沟通。这些人员可以是班子和下属成员,也可以是其它举足轻重、左右大局的人物。领导者只要准确掌握他们的看法、意愿,征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决策就会减少阻力,工作就不难完成。

    2.沟通的艺术

    沟通是一门艺术。沟通艺术就是充分个性化和创造性地运用沟通方法与沟通技巧所达到的领导行为水平;其本质上仍然是方法,但在具体形态上却与具体的方法区别较大,几乎就是纯经验性的和哲学层面上的现象和事物了。非凡的沟通艺术不仅能够最好地达到沟通的目的和效果,而且还能给人以美的感觉和享受。

    周恩来是一位谙熟沟通的原则和技巧的沟通艺术大师。他在国际舞台上的许多沟通杰作都是值得学习的范例。1954年4月,周恩来率团出席日内瓦会议,准备在会议期间放映一部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台》改编的电影“梁祝哀史”。有人怕外国记者看不懂越剧,就请人将剧情介绍和主要唱段写成一本十五六页的说明书,准备译成外文发给大家,并把剧名译为《梁与祝的悲剧》。周恩来听取汇报后说:“十几页的说明书,谁看?”周恩来建议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照此办法,影片上映后获得极大成功。外国记者普遍认为,这部电影无论故事情节、画面、色彩以及音响效果都堪称一流。他熟悉对方的文化背景,将《梁祝》比作脍炙人口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使对方一下子超越了文化差异障碍,看懂了《梁祝》,理解了《梁祝》。

    沟通的艺术也是非常广泛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虚心请教:沟通首先是请教。领导者一定要勇于否定自己,放下架子,虚心求教,千万不能先人为主,强加于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请教、交流、说明、求助的目的。

   (2)坦诚相见:沟通的过程是交流思想的过程。古人说得好:“以诚感人者,人亦诚以应”。领导者只有首先把自己真实的想法毫不保留地讲出来,不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不怕暴露缺点,才能使对方充分发表意见,坦诚交流,在研讨中进行决策,行使权力。

   (3)不走过场:沟通不是装门面、走过场、做表面文章,而是真心实意地集中群众智慧,正确决策,用好权,办好事。因此,领导者在沟通时必须态度诚恳,充分启发,多方听取意见,而不是蜻蜓点水,一扫而过。

   (4)防止庸俗:沟通是领导技巧和艺术,是光明正大的事情,绝不能将它庸俗化。如果不择手段,用拉拉扯扯、请客送礼甚至封官许愿、行贿谋私以及其它不端行为去沟通,则势必事与愿违,贻误事业。

   (5)综合分析:经过沟通得来的意见是多方面、角度、类型、层次的。所以,整理、归纳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做出决策是领导者最终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切忌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要妥善处理,不能草率行事。

    事实上,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很多,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方法就会达到理想的领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