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程学习>>第2章 领导权力与权威
第一节 领导的影响力
影响力一般是指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有效地影响和改变下属的心理与行为,使之纳入组织活动轨道的能力,在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中,领导者起主导作用。领导者如果不能影响或改变下属的心理和行为,就很难实现领导功能,组织目标也很难达到。
一、领导影响力的基础
领导者之所以能够发挥其影响力,社会分工的需要和领导者自身因素的影响是关键,此外,社会个体对领导的心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实现领导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基础。
第一、对特定群体的归属心理。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是渴望自己归属于一定的群体,成为某一群体中的一员并得到群体成员的关心;第二、对杰出人物的崇拜心理。心理学和社会研究表明,人类对于建立了功勋的领导者会有一种自发的崇拜心理;第三、对行为表率的模仿心理。模范是人的一种本能倾向,这种倾向在群体行为中尤其显著,它可以促进社会的整合和发展。模仿达到内在的更深层次时,即是认同。这时模仿者已经能够认识到被模仿行为的意义和价值;第四、对权威的服从心理。服从是人的一种心理倾向。社会通过每个个体的特殊心理需要,使其接受社会所必须的行为模式,产生社会服从。
二、领导影响力的类型
领导影响力本身作为一个多因素的综合结构,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大致地说,领导影响力的构成因素可以划分为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两类。权力因素包括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等;非权力因素包括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感情因素等。根据这两个因素群在领导影响力系统中的作用不同,可以把领导影响力划分为领导权力(即权力性因素)和领导权威(非权力性因素)。
(一)领导权力,即权力性影响力,是社会或组织赋予个人的职位、地位等权力性因素构成的,这种影响力的特点是以外推力的形式发生作用的,其基础是奖励、惩罚和法定。此时,下属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被动、服从。
(二)领导权威,即非权力性影响力,不是由社会或组织所赋予的,而是由领导者自身的因素所产生的。它对下属所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建立在他人信服的基础上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激励作用大大超过权力性影响力,因为领导者在引导下属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其内在的权威,而不是手中的权力。
三、领导影响力的发挥
领导者要树立其真正的权威,除了必须恰当地运用职位权力这一强制性的影响力之外,更多地应在非权力影响力上下功夫。
(一)以品德赢得部属的敬重
德是人的灵魂。领导者的品德直接影响到领导者的形象和权威。高尚的品德能形成强大的心灵感召力和震撼力,对人们行为动机的自我检查、行为过程的监督、行为后果的评估起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它主要包括高尚的道德情操、较高的政治品德和高度的敬业精神等。案例:周恩来总理的十条家规(二)以广博的学识取得部属的信赖
据材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同志制定了十条家规: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无工作者总理付伙食费;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准用招待券;不允许请客送礼;不允许动用公家汽车;凡个人生活,能自己做的事,不要别人来办;艰苦朴素;不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邓颖超同志在遗书中曾经特别强调两点:“一、我所住的房舍,原同周恩来共住的,是全民所有,应交公使用,万勿搞什么故居和纪念等,这是我和周恩来同志生前就反对的。二、对周恩来同志的亲属、侄儿女辈,要求党组织和有关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勿以因周恩来同志的关系,或以对周恩来同志感情出发,而不依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给予照顾安排。这是周恩来同志生前一贯执行,我也坚决支持的。此点对端正党风是非常必要的……”
周恩来同志制定十条家规,邓颖超同志临终再三嘱托身后事,心系党风不徇私,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廉洁奉公的高风亮节。他们没有给后人留下一砖一瓦、一钱一物,却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子孙为之自豪,世人为之敬仰。
现代社会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知识猛增的时代,学科门类迅速增多,学科划分也日趋细密,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领导者必须具备广博的学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日益复杂化的领导工作。丰富的知识是卓越能力的前提。一个领导者其知识面愈广,思路就越宽,制定的决策就会越接近客观现实,其可行性也就会越强。
(三)以卓越的领导才能为部属所钦佩
领导者的能力直接关系到领导活动的成败。能力是知识和智慧综合的、具体的运用。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周密的观察思考能力、多谋善断的决策能力、较强的指挥协调能力、快速的应变能力、非凡的创造能力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社交能力等。案例:克罗克的“走动管理”
麦当劳快餐店的创始人是克罗克,他不喜欢坐在办公室里,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用在走动管理上,即到下属各公司、部门走走、看看、听听、问问。麦当劳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经理有严重的官僚主义,习惯躺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画脚、抽烟和闲聊。于是,克罗克想出一个奇招,将所有经理椅子的靠背锯掉,开始很多人骂克罗克是一个疯子,但不久大家开始悟出他的一番“苦心”,他们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开展“走动管理”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终于使公司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