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程学习>>第12章 领导决策组织实施过程与艺术
第一节 动员
   (2)决策的宣传、说明:对决策的宣传、说明,就是通过各种有影响力的渠道和方式,向组织的成员传播决策的合法、合理、必要和效益等特性方面的信息,以获得他们对决策的理解、支持和接受,并形成有利于决策执行的舆论环境。舆论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对他们具有强烈的直接的制约和规范作用。动员以决策为中心,但它又表现为新闻报道、艺术活动、理论研究、会议发言、课堂讲授、人们之间的互相交谈等广泛的形式,通过这些活动形成某种特定的舆论趋势,引导员工们的思想和行为。
    实践中,处在不同位置上的成员总是在特定的舆论环境中活动的,超出舆论许可的范围,其活动就会受到压制。动员就要创造这样的舆论环境,以“约束”他们的行为不向决策目标要求相反的方向发展。形成一定的舆论趋向和舆论环境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时事,形势,理论、计划、制度等方面的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等,这些本身实际上也是动员的内容。思想政治工作和动员有着紧密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要保证各项制度、计划的贯彻和落实,它可以加强动员中说服作用的效果。除了直接为决策和决策执行服务以外,思想政治工作还承担着提高员工们思想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又为动员创造更高、更坚实的思想基础。
    2.动员的方法
    动员的方法有两种,即直接动员和间接动员。
   (1)直接动员的方法:这个方法包括四个方面:
     ①发动群众,直接动员。
     ②讲话动员,亲自号召。
     ③下发文件,书面动员。
     ④临场动员,鼓舞士气。
   (2)间接动员的方法。这个动员方法表现为两个方面:
     ①公之于众,让员工产生自觉行动。亚科卡说过一句话:“我发现,发动人的最好办法是让他们了解工作计划,使他们都成为实现计划的力量之一。”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尤其是困难的情况,把情况交给员工,让员工产生自身的驱动力,这都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方法。问题是,一些领导主体缺少对群众的信任,也不大懂得要把员工动员起来。领导主体真的把情况说清楚了,员工得到了一种信赖,他们就是起不到直接的作用,也会从各方面支持领导工作。周恩来曾经说:“任何政策的决定或改变,任何政策中之正确或错误的部分,必须适时地不但向管理层而且向群众公开指出,才能得到群众的了解和拥护而成为力量。”
     ②参与进来,干中动员。任何观念和思想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让实践本身来说服人,这是最有力的,所以使人参与也是一种动员。处于潮流之外的,让他参与进来,他就成了潮流里的人;处在工作之外的,让他参与进来,他就会从这个工作的角度说话、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