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程学习>>第11章 领导决策
第一节 领导决策的概念及类型
因此,组织领导者要在把握整个决策活动的基础上选择方案。在认识理解决策概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理解:
1.决策是要产生或引发集体行为的特殊行为
领导做出决策,实际上就为群体或组织直接提供了必须实现的现实行动依据和动力权威。组织成员就必须在此决策下展开相应的行动,而决策事实上已经成为这些行动的龙头行为。
2.决策是同领导职能职责密切相关、要产生并承担严肃责任的领导行为
决策本身就是体现领导职责的一种操作性领导职能,直接关系到整个领导职能职责能否得到很好地履行,集中体现出一个群体或组织乃至社会的愿望和要求,直接包含相当严肃、重大的责任。只要一决策,就会有影响、责任,来不得丝毫的粗疏马虎。
3.决策是要产生现实结果甚或重大后果的领导行为
领导决策带来的集体行为必定产生相应的行为结果。这些结果与整个组织的每一位成员的某个现实部分都直接相关,因而具有重大的现实性。这些结果对他们有利,就皆大欢喜;这些结果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矛盾。特别是决策作为龙头行为一旦出错,则必将一错百错,首先导致一系列领导行为的错误,进而引起一系列集体行为的错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4.决策是具有高度倾向性和价值色彩的领导行为
无论什么群体或组织的领导决策都具有明显的价值取向。领导主体站在什么角度、站在哪一方立场上考虑问题,都首先直接表现到决策行为中。决策一般都涉及到利益问题,这就使领导决策更加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价值色彩。
5.决策是目标明确、具有绝对目的性的关键组织行为
决策本质上是一种以完全明确的目的和目标为核心的组织行为,即决策具有绝对明确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性是领导事业的需要所决定的。目的目标模糊的决策则已经不是本义上的决策,而是一种盲目莽撞了;“拍脑袋决策”或“瞎决策”就属这种情况。
6.决策是一种凝聚了领导意志、权力权威的综合性信息行为决策始终是信息行为
决策是收集、整理、加工、判别和决断信息的过程,也是形成和产出具有权威性的新信息的过程。没有信息,就不会有决策;没有信息的决策是不存在的。决策本身就是信息流,是加入了领导权力、权威和领导意志的特殊信息流。权力权威在这种信息流中已经成为了特定的标志,将它彻底界定成了领导行为。作为领导活动,决策包含了领导行为所要触及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诸如用人、指挥等等具体领导行为都有决策的问题。这里体现和证明了决策的根本性及综合性以及以信息流为基本内容或基本线索的基本特征。
7.决策是以抉择为关键环节的领导行为
既然决策是倾向性领导行为,那么领导在做出决策时很明显就有一个难关即抉择。决策往往处在两难甚至多难的交叉路口,总是面临复杂的矛盾,特别是棘手的利益问题;因而总是必须根据有关原则和价值判断做出更有利的选择。这个选择是难度最大、主观性最强的关键性行动和过程。没有这个抉择就不会有决策;但抉择仅仅是决策的一个关键环节,尽管重要,也决不等同于决策。
8.决策是集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于一体的领导行为
领导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领导艺术所包含的各种经验、技艺都不是孤立、静止、超脱现实的理论存在,更不是谁为了建立某种理论而故意进行的想像或捏造,而是始终贯穿于领导过程、首先集中表现在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智慧。决策必须按照科学原理进行,也必须最充分发挥经验技艺的作用,才能真正达到科学、正确,甚至高超卓越。事实上,科学、正确的决策就是理论同实践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将精神变为行动和现实的高级活动形态,其实也是科学和艺术具体转变为行为和现实的特定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决策就出不了水平,也难以保证科学、正确。可以说,领导决策就是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最精彩的行为展现过程。
9.决策是高度依赖领导素质的领导行为
科学理论也好,领导艺术也好,都是首先凝结在领导主体内部、成为领导素质之后才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事实上,任何一方面的领导素质都能直接影响决策,都是科学、正确决策的内在基础或前提条件。如果说能力素质和智慧素质就是最直接决定决策质量和水平的内在条件,那么就应该说教育、文化、职业、社会、生活等素质则是直接相关的重要基础,而政治、思想、尤其是道德等素质则是掌握智慧和能力、调动所有素质及相关资源参与决策的统帅;当然,心理和身体素质则为前述所有素质提供了基本平台。缺乏良好的领导素质,就不应决策,否则决策就必定错误甚至恶劣而贻害深远。
10.决策是广泛存在的领导行为。
领导主体的存在,预示着决策行为的发生。由于领导主体的广泛存在,所以决策也广泛存在。在各级组织中,如家庭、企业、政党、政府,乃至国家、社会中,都普遍存在着领导主体,所以作为领导行为的决策就同样广泛地存在,同样广泛地发挥着作用。决策水平的高低反映出领导活动的质量和领导水平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