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程学习>>第11章 领导决策
第二节 科学领导决策
最适合现代领导主体决策实践的科学决策程序由如下七大环节组成:①确定问题;②把握情况;③确定目标;④确定标准;⑤设计方案;⑥方案论证;⑦方案抉择。
这里每个环节就是具体的决策步骤,都很重要,不可相互取代,缺少哪个环节都会直接破坏决策的科学性;其中第三和第七环节最为重要,都是在进行抉择。这些步骤先后连贯,构成完整的科学决策程序和科学的决策过程,是现代领导具体做出计划、制订制度的真实过程,是整个领导过程的第一环节。
(二)科学决策手段
科学决策手段主要是科学决策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现代调查研究技术、统计、运筹、预测、智囊、专门决策、环境、可行性、可靠性等项分析、计算机及网络等等多种科学方法和专门技术。这些手段是整个领导手段系统中的一部分,在方案抉择前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大量地使用,在决策后期也需要用来对方案进行监测和评估。
(三)决策函数关系
科学决策的根本保证是要在决策的方案与条件之间建立一种高度紧密、高度有机的内在关系。这种内在关系就是要在科学决策的因变量和变量之间建立一种函数关系——在数理统计所及之处即为定量研究的关系,在经验和观念性为主的具体领域即为定性研究的关系。
要做到科学决策,就要在决策变量即决策条件和因变量即决策方案之间建立和保持科学、健康的决策函数关系。这个关系要求保证决策问题和相关情况等决策的条件与目标和内容等决策方案紧密相关和对应能够根据决策条件的变化做出快速、及时、灵敏、正确的反应,及时修正和完善决策方案,确保决策的现实、及时、高效、准确、科学和真理等诸特性。
这里所说的函数关系不一定就是纯数学关系,而多有是定性抽象的变与因变的关系;既可以是定量关系,也可以是定性关系。这种关系尽管不能直接获得纯数学意义上的结果,但至少可以改变原来决策过程中在变因引起决策变化上存在的模糊散漫的观念,可以向精确化靠拢,至少能够在定性的层次上向科学的方向推进一步,以便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三、决策失误与决策低效
领导决策经常容易出现失误,也容易出现决策低效。这些是危害甚大的决策病态,是决策过程中直接影响决策质量和决策水平的最常见决策问题。在传统决策或经验决策中这些问题是非常突出的;就是在现代决策或科学决策中这类问题也并不少见。这些问题有客观上的原因,但更有主观上的原因。
(一)决策失误的原因
决策失误的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
1、决策环境和对象变化很大,不确定因素太多,决策难度很大。领导的科学决策能力有限,不能保证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在整个决策的所有具体组成部分(包括微不足道、但又常常比较关键的决策角落)中贯之以饱满的科学力量。这在客观上就决定了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决策失误。
在传统决策背景下,整个决策都以经验和权力为手段,主观性极强,没有科学保障,而面临的决策情况又非常复杂,所以决策不可能不出现失误。在现代决策背景下,由于人们活动的社会化程度乃至国际化程度都已极大提高,领导决策所面临的决策环境和情况就更为复杂;决策的科学程度虽然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仍然赶不上决策情况复杂化的速度,因而仍然会有遗漏和不当之处。
2、领导自身存在主观上的问题。由于决策者自身素质的局限,在决策实践中往往是越碰到决策难题,一些领导就越容易固执己见,容不得别人的意见,甚至以势压人,只让权力和地位说话,而不是尊重科学、知识、让真理说话。这是最普遍最致命的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决策失误是不可能的,而这种决策失误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是纯粹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
(二)决策低效
决策低效是最普遍的不良决策现象,主要表现为决策的不及时、低效率、低信度、低效度、多内耗、多分歧、形式化、不负责等等;其实质就是官僚主义。其原因主要有:
(1)领导主体内部有利益上的分歧,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和利益观点。
(2 )领导主体有意见上的分歧,代表着不同的思想派别。
(3 )领导的决策程序和方法十分落后,决策的科学基础薄弱。
(4 )领导的素质比较低下甚至拙劣,无法或不能从事复杂、高级的领导决策,官僚主义严重,把根本不合格的决策方案直接付诸实施,并美其名曰“实验法”或“试错法”。
这些现象都会产生恶劣的现实结果,特别是在决策环境和决策对象变化极其迅速的今天,就必定会贻误决策时机,错过发展机遇;也必定会使整个领导事业遭受空前的损失,使得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
(三)避免决策失误和低效的主要途径
避免这两种决策病态的途径主要有如下几条:
1、建立科学的领导和决策体制。
2、建立和严格执行科学决策程序,使之制度化。
3、汇集、运用一切实用的决策科学技术和相关技术。
4、力提高决策者的素质,亦即大力提高领导自身的领导素质。
5、代决策中彻底清算并排除尚且存在的、由传统决策或经验决策带来的一切落后过时的因素。
总之, 根本出路是必须加快决策的民主、科学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