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程学习>>第13章 领导用人
第三节 领导用人艺术
以柔克刚艺术,作为成熟老练的领导者常用的一种用人行为,它有自己的丰富内涵和特定含义。它是指领导者在用人过程中,面对下属的过激行为,采取理智和冷静的方式,既巧妙坚持原则,又缓解矛盾的一种用人艺术。这里说的“柔”,并不意味着软弱、迁就和退让,而是领导者在知己知彼和有充分把握的条件下的理智、机敏、冷静、克制、坚定、沉着和自信的表现,是以有原则的、机智的柔,去碰撞无原则的、粗暴的刚,就会势如破竹,无往而不胜。在用人活动中,以柔克刚谋略,通常包括以下一些策略和手段:
1.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主要指以符合政纪国法、规章制度、道德准则的规范行为疏导下属。对无理的下属,耐心疏导,晓之以理,促其醒悟,是以柔克刚艺术的重要行为准则。
应该看到,在许多情况下做出过激反应的下属,尽管其行为特征有些无理,但就其心态特征而言,还是愿意讲理的。他们只是想通过这种无理行为,宣泄自己的愤恨和不满,向领导者索取正常情况下难以得到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若也以过激的行为回报他们,他们内心尚存的一点自责便得到解脱,过激行为带来的错误也便被掩盖了,他们矛盾的心情也达到了平衡。相反,领导者只要用理智控制感情,采取以理服人的计谋和策略,就能巧妙地利用下属复杂心态中的积极因素,有效缓解矛盾,平息风波,将下属顺利引导到自己预定的用人轨道上来。
2.以礼待人
对失礼的下属,既坚持原则,又以礼相待,是以柔克刚艺术的又一行为准则。以礼待人,就是尊重下属的独立人格,尊重下属的自主人地位。对下属的正当行为,诸如:批评、抗议、越级反映、公开反对等,即使冒犯了领导的尊严,也不采取过激的决策;而是相信自己的威望和能力,相信多数群众的是非鉴别力,相信失礼下属内在素质中的积极方面。十分巧妙地通过有礼来显示自己作为一个领导者应有的涵养和气度,显示自己的诚挚、宽厚、豁达和强大。用有礼的威慑力使下属折服。
3.以智驭人
从根本上说,柔之所以能够克刚,是由于柔代表智。有智之柔,是领导者领导的艺术方法,在柔中一步步引导过激的下属用理智约束自己,最后达到对领导者心悦诚服的目的。所以,这种柔是建立在领导者的自信和威望的基础上的。无智之柔,则是软弱和无原则的忍让,这样不仅不能克刚,反而会加剧下属的过激行为。所以,运用以智取人的方法来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关键在于领导者要凭着自己对下属心理的把握和自己的行动可能出现的结果的判断来选取恰当的柔的形式,以此来驾驭各具个性的众多下属。
4.以情动人
这是以柔克刚艺术的催化剂和润滑剂。这是因为,人都有思想有感情,任何领导活动包括用人活动,都不可避免地会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思想传递和感情传递。因此,领导者在处理下级的过激行动时,要怀着与人为善的诚挚态度,批评、帮助乃至惩处下属的缺点和过失。以高尚、诚挚的真情去感动下属,下属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批评乃至惩处,进而达到感情上的沟通。
5.以信处人
信即信用。表现在用人行为上,就是说到做到,言必信,信必果,获取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和支持。在此基础上运用“柔”术,展开柔的攻势,则势必无刚不克,无坚不摧。倘能做到这一点,领导者就能卓有成效地管辖众多的下属。
6.以法治人
以柔克刚,尽管是一种人格化个性化的用人艺术,但是,它毕竟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对于个别无理取闹,违反原则,故意给领导活动设置障碍,经教育仍不悔改的下属,领导者只有在柔的行为方式中维护法的尊严,才能真正治服一切无原则的、粗暴的刚,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以法治人,正是在这一点上,为以柔克刚艺术提供了一块极其重要的基石。
上述策略和手段的有机结合和灵活运用,构成了以柔克刚艺术的丰富内涵和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由此不难看出,这是一种以“静”制“动”的艺术,这里的“柔” 是“强”的代名词,也就是说,只有强大的、有水平的领导者,才能运用以柔克刚的用人艺术,才会运用以柔克刚的用人艺术。
四、维持平衡
领导者的责任之一就是衔接、平衡、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在对待各项关系时,既不能简单从事,也不能迁就随和,更不能做老“好人”,丧失原则,这就要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使二者恰当结合起来。世界上任何国家、地区、部门、单位的领导者,只要从事用人活动,就必须面临如何处理与各种势力的关系问题,而只要打算处理好与各种势力的关系问题,就必须首先考虑巧妙运用维持平衡的用人艺术。这些势力或小团体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实施用人行为的对象,也常常是领导活动的中坚力量。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就是要巧妙处理用人行为中各种势力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领导者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必须首先承认以下客观事实:
1.各种势力的产生,既非一朝一夕;它的消失,也决非短期内就能办到的。而且,各种势力既然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就必有其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