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程学习>>第13章 领导用人
第三节 领导用人艺术
2.每一种势力都能在组织管理活动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都能对其它势力,甚至对领导者自身,产生微妙的影响和牵制作用;
3.各种势力之间,既相容,又排他;既对立,又统一;既协调合作,又互相制约,往往呈现出一种十分复杂的排列组合图案;
4.领导者与各种势力之间,存在着法定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也是可以改变的,而且,领导者 与各种势力之间只能建立较为合理的关系,而几乎很难建立最佳关系。
正因为如此,领导者在运用维持平衡的谋略时,就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区别对待,用其所长
每一种势力,都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和无法取代的特殊作用。领导者对于这些势力的不同情况,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然后根据组织管理活动的需要,区别对待,用其所长,让它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殊作用,只有这样,组织管理活动才可能协调进行。
2.不偏不倚,一视同仁
领导者应该始终居于支配全局的有利地位,对各种势力起到领导、协调、引导、监督、制约的作用,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遵循不偏不倚、一视同仁的原则,不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领导的协调工作,才能做到成效。古今中外一切杰出的领导人才之所以能够获取事业上的成就,能够稳固地保持着自己的领导地位,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决不轻易倒向某一种势力。尽管在他们的心目中对各种势力有远近亲疏的区别,但在实际活动中,他们又必须把这种倾向隐藏起来,
3.宏观控制,微观松缰
各种势力都有维护其自身利益的本能要求,都有发展力量,扩大影响的欲望,这种要求和欲望,有些对领导者的组织管理活动可能有利,有些却可能有弊。因此,领导者的调节作用非常重要。进行调节的最巧妙办法,就是对各种势力,在宏观上严格控制,在微观上大胆松缰,使其增强活力,适度自由,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分而治之
分而治之,不仅是一种常见的领导手段,而且还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用人艺术,领导者都应该研究它和掌握它;但是却不能滥用它,否则就会变成封建官场中惯用的邪恶手段。但是,只要用得恰当,这种方法却是比较有效的艺术。
分而治之,就是领导者在用人行为中,通过各种灵活巧妙的方法,将下属划归若干个既互相连结;又互相制约的单位,从而实施更有效的治理和控制的一种用人艺术。分而治之作为一种领导艺术,在运用时还应把握分治的度,达到分而有序,有条不紊,在动态中保持相对的平衡。
综上所述,维持平衡,实际上是领导者在用人行为中,通过各种灵活巧妙的方法,力求协调各种势力的相互关系,从而确保自己对各种势力实行有效管理的一种领导艺术。它的关键在于尽量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但决不搞利益均摊,更不搞数量均等,这是运用这一艺术手段时应时刻注意的。
五、典型警示
典型警示是一种选择个别典型、惩一儆百的驭人艺术。传统上把它叫做“杀鸡儆猴”。严明的纪律、有序的组织是一切领导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为此,就很有必要及时抓住个别害群之马,从严处理,以教育多数下属遵纪守法,服从指挥,以确保整个领导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这是一种用权驭人的手段,有特效;但是不能滥用;否则也会变成封建官场的权术玩弄,就不再是领导艺术了。
吴国兵少将寡,屡屡受楚国侵扰。吴王不安,便从后宫选出300名宫女,请孙武训练。在训练前,孙武约法三章:一、不许混乱;二、不许交谈;三、不许乱动。然后令吴王的两个宠姬持旗为先导,传令布阵。但众宫女却当儿戏一般不听号令。孙武再三申明军令,并亲自擂鼓,宫女们依然故我,操练无法进行。于是,孙武不顾吴王的求情,斩杀两个宠姬,威慑众宫女,操练便井然有序了。后来,吴王在孙武的帮助下训练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吴国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运用杀鸡儆猴的艺术手段,有助于严明法纪,镇服下属,树立领导者的威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的今天,杀鸡儆猴的艺术手段同样可以在人事管理、人才使用中应用。但是,这一手段只能偶尔用之,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运用中还应注意以下四点:
1.决不轻易放过第一个以身试法者
因为这第一个数量少,影响面大,镇住一个就等于治服了一大片。
2.重点惩处性质最恶劣的人
当领导者同时遇到几个违反法规者时,就要从中加以选择,不能一律“杀”之。对于性质最恶劣、影响最坏的一个予以重点惩处;对其它几个违反情节较轻的,则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既减少打击面,又能收到惩一儆百的效果。
3.惩处违法之人,应尽量做到合情合理
这就要求领导者既要按章办事,又要适度灵活,使被惩处者和群众受到应有的教育,又让广大群众能够接受、被惩处者口服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