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程学习>>第1章 领导理论
第一节 中国领导思想的发展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 /2176.htm
    老子(约前571~前471),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法家主张法制、霸道,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其核心是凭借严峻的刑法来实现国家大治。法家重视法制,认为人性本恶,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可能使百姓归顺,只有靠严厉的法治才能统治国家;法治通过重法严刑加以实现,通过立法、普法、执法,实施君主专制和独裁;重视权势和权术的运用,积极变法。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德主刑辅、儒法合一”的为政之道,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自此之后,中国历代的统治者把 儒家和法家思想作为工具结合起来运用,外儒内法、儒法相济,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资料来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2770.htm
   (三)秦汉三国时期的领导理论
    秦始皇完成了国家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的封建体制,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官僚机构,开始了“皇权至上,依法治国”的实践,实行专制独裁;刘邦通过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确定了“与民休息”的治国方针,提出了“重用人才,发挥其长”的用人思想;董仲舒提出了政治和文化的“大一统”理论为封建君主统治天下奠定了理论基础;汉武帝时期励精图治、知人善任,整治吏治,加强集权,形成以“文治武功”为特色的治国之道;三国时期曹操以其重视谋士、广纳百言,严明法纪的主张实施改革,巩固当时北方的统治;诸葛亮以“选贤任能、知人善任”的用人方略、“法主德辅,科教严明的治军策略”、“鞠躬尽瘁,唯贤唯德”的高尚人格成为后人的榜样。
    曹操曾颁布三道求贤令,这三道求贤令一举颠覆了中华传统儒教理念的文化思维。他提出了唯才是举的选才标准,选拔人才一扫“名节、门第、资历”的旧框框,不是名门大族,即使窃金、盗嫂之徒都可以用。曹操不仅郑重推出“唯才是举”的主张,还将这一主张无条件地贯彻到底,使“唯才是举”成为优先于其他原则之上的首选原则,选拔了许多出色的文臣武将,成就了一番大业,留下了千古佳话。 
    曹操的一位高级谋士去世后,他对当时任侍中、尚书令的荀彧说:“志才死后,没有可以与我共同商谈国家大事之人。”并要求荀彧为他推荐人才。荀彧就把郭嘉推荐给曹操。郭嘉与曹操初次见面,就纵论天下大势,探讨国家兴亡,畅谈治国用兵之道,曹操十分高兴地对众人说:“能使我成就天下大业的,必定是此人!”曹操打败袁绍后,在袁绍的军营里搜到好多自己的部将私通袁绍的信件。曹操却看也不看就将这些信件全部烧毁了,并说:“袁绍兵强马壮,我自己有时也打退堂鼓,何况你们呢?”众将无不感激涕零,从此死心塌地跟随曹操,死而后已。
    曹操赏罚分明,极少贪功,战事一了,常会在庆功宴上作一番点评,将分属于各位谋士武将的功劳逐个指出,“此乃荡寇将军张辽之功也”,“此乃贾诩之功也”,“此乃钟繇之功也”,如此等等。
    曹操非常爱惜人才,为了留住人才甚至可以受辱。有一次陈琳写文章把曹操给骂了,而且骂得很难听,基本上祖宗三代全给囊括了。后来曹操抓住了陈琳,审讯时,曹操问道:“你为什么骂我的祖宗?”陈琳嘿嘿地笑道:“我当时写文章,文思泉涌,骂你骂得兴起,就控制不住把你祖宗也给带上了。”曹操素知陈琳是个人才,听罢他的话后哈哈大笑,竟然宽恕了他,并把他留在身边视为好友。
    曹操很信任魏种。当年兖州被吕布夺去,郡县之人多叛曹应吕,曹操曾不无得意地对手下说:“我相信魏种肯定不会抛弃我。”话音刚落,就接到了魏种叛变的消息。曹操怒火攻心,咬牙切齿地发誓道:“除非你有本事逃到我找不到你的地方。”后来曹操战败吕布,叛逃的魏种即被兵士绑得结结实实,送到曹操面前。“哪能这样对待魏先生。”曹操喝退兵士,亲自上前为魏种解开绳索,
仍旧让他官复原职,就像两人之间根本没有过节,就像自己从来没有发过誓。(http://cathay.ce.cn/person/201001/29/t20100129_208869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