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程学习>>第8章 领导观念与作风
第一节 领导观念及其转变
(二)法制观念
所谓法制观念,就是对国家法律制度的认识和态度,以及按照民主原则实现国家事务管理法律化和制度化的意识。树立法制观念,首先要建立和健全法制,反对和抵制各种危害安定团结的社会思潮,制裁各种违法行为,保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其次要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做到人人平等,严格执法,不允许任何人和组织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三)科学观念
现代科学正以神奇的力量改变着我们生存的世界和思维方式。领导必须依靠科学,而前提是首先要树立起科学观念。领导的科学观念体现在决策的科学性,不能违反科学规律包括市场经济规律去蛮干,不能“人又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胆识是要有的,但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四)系统观念
整个社会是一个多层次多变量的大系统,社会的各方方面,诸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外交等都是它的子系统。各个层次的子系统,乃至单元之间都有纵横交错、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要从单因素的考虑发展到多因素的研究,从单纯的因果分析发展到整体结构的研究,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重视系统整体效应的优劣。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抱着短期的近视观点,只注重奏效于一时一处,是不可能做好领导工作的。
(五)未来观念
领导者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战略思想,任何工作都要有长期的打算和规划,不能胸无大志,鼠目寸光,只管眼前;领导者要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科学预见性。因此,领导者应该树立未来观念。一个缺乏未来观念,不能很好预测、判断、把握未来的人,是难以胜任现代领导工作的。由黎以谁胜谁负谈领导人的远见(六)人才观念
在激战三十四天后,联合国通过的停火协议于八月十四日生效。黎巴嫩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随后发表电视讲话,称真主党取得了历史性和战略性的胜利,而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也称已重创真主党武装力量,美国总统布什同样在讲话中指出,真主党已经被击败。一场战争下来,双方都声称已方打赢的情形并不多见,但以色列因为军队骁勇善战的名气太大,几次的战争记录显示,以军与周遭阿拉伯国家作战,无一不是一面倒的大胜,唯独此次例外。因此,可以说以色列这次宣称战胜,尽管有美国总统布什的唱和,但明白的说,的这场仗是打输了。
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哈鲁兹将军已成为众矢之的,恐怕难逃下台命运。他被攻击的最严重罪状就是:过于自信,缺乏远见。作为一个领导人,这两项特别的个性元素不再非常时候是体现不出来的。哈鲁兹将军的运气不佳,他的“缺乏”远见在此次以黎冲突的考验中充分地显露了出来。
以色列军方的这次教训,说明一位高层领导人在平常时期与非常时期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哈鲁兹将军战前的自信不能说就是错误,错误的是他未能掌握敌情,对自制的先进武器也缺乏充分认识,以致贻误戎机,让以色列在冲突中遭遇未料到的重大损失。同样的毛病也可以在美国领导人身上发现,从布什总统到美国过饭故障拉姆斯菲尔德身上,都不难看到“自负、短视”影子,这也是美国长期深陷伊拉克战争无法脱身的关键,很值得我们深思并引以为戒。
资料来源:参见边慧敏,廖宏斌:《领导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组织和团体最有价值的资源就是人才和资金,而人才又是最重要的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怎样选才、用才、育才、留才是每一个成功领导者与管理者必备素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谁有了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生产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才。
(七)创新观念
所谓创新观念,就是要勇于破除传统观念和各种陈规陋习的束缚,锐意开拓进取,大胆探索改革的途径和方法的精神和意识。邓小平1992年巡视南方时强调指出:“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冒险’精神,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为此,各级领导者要解放思想,大胆地创造性地执行党在新时期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善于发现新情况,研究和解决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