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程学习>>第4章 领导者
第二节 领导者的权力与职责
不言而喻,物质利益对人的影响起着积极的作用。合理的薪水和福利待遇能使员工对企业和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奖励更是士气最好的催化剂,员工正需要这种经常性的新奇刺激来维持工作的干劲。相反,漠视和无理的批评,只会使人沮丧。我们不去谈及员工对员工的影响有多大,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同自家兄弟拌了嘴,会随风而逝。但是,领导的一言一行,有时甚至会影响下属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我自认为,一种融洽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要比压服式的“高压统治”更能令人由内心深处产生动力。人人都要求被尊重、被关心、被理解、被倾听,一些工薪阶层更提出了这样的口号:“我们付给公司的并不只同机器一样,我们所获得的也不应只是薪水。”古人云:己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领导、管理者,工作中更要严于律己,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作用。
提高责任意识,除了批评,还需要自我批评:不用任何借口来开脱自己,记住自己的责任。巴顿将军在他的战争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战争》中曾写到这样一个细节:“我要提拔人时常常把所有的候选人排在一起,给他们提一个我想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有一次,我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尺深。’我就告诉他们那么多。仓库有窗户和大节孔,候选人检查工具时,我走进仓库,通过窗户和节孔观察他们。我看到伙伴们把锹和镐放到了仓库后面的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我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有的说6英尺深还不够当火炮掩体。其他人争论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太冷。里面还有军官抱怨他们不该干挖战壕这种普通的体力劳动。最后,有个伙计对别人下命令: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那个老畜生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关系。最后,那个伙计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不找任何借口完成任务的人。”无论什么工作,都需要这种不找任何借口去执行的人。对我们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要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提高责任意识,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能力需要不断地实践和经验累积起来,而素质源于一个人的个性品质,源于一个人一路成长来所接触的人和事。一个能正视自身优点和缺点的人被人当作是拥有“真诚的品质”的人,正是这种人,他会“不耻下问”,他会“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正是这种人,他会默默无闻,他能踏踏实实。提高责任意识,最关键的就是要自己了解自己,要自己要求自己,要自己审视自己。在我们身边,每年都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乡村邮递员王顺友用歌声激荡山野,用脚步丈量人生;医学专家钟南山用微笑面对非典;公安卫士任长霞用炽热的情怀讴歌生命……这是对自己的责任,更是对人民、对事业、对国家的责任。相反,一起起惨痛的矿难,一例例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甚至一次次小小的操作失误,都带来了经济的巨损和情感的悲痛,这是责任的缺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人民、对事业、对国家的不负责任。托尔斯泰说:“为自己活着的人,低劣;为别人意见活着的人,渺小;为别人幸福活着的人,高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成高尚的人,但至少,我们不能做所谓低劣、渺小的人。老人们常说: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作为社会人,不可能脱离责任而生存,尽力履行自己的职责,你就能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一个人之所以是领导,不是因为他手中有权,而是因为他肩负某个部门、某个系统或某个工作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讲,关于领导干部管理的各个环节,着眼点不就当仅仅集中在权力的获得与行使方式,而应当着重于责任的规范与明确。只有把权力与责任融为一体,才能够建立科学有效的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才能从观念形态方面解决各级领导者的权力观问题,明确手中的权力由人民赋予,权力的行使受人民监督,向人民负责,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都成功,但是不可缺少责任心。责任,一个永恒的话题;责任,重于泰山,尤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此材料转引自缙云教育网站http://www.zjjyedu.org/show.aspx?id=15689&cid=31)
思考:一个人的责任感受哪些因素影响?培养强烈的责任感有什么作用?(提示:可引用材料中的原话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