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程学习>>第13章 领导用人
第二节 选人用人的标准、原则、要义与方法
正因为这一原则非常重要,古今中外大凡明智的领导者、管理者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唐太宗李世民曾讲:“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世界著名的管理专家彼德•杜拉克指出:“人之长处,才是真正的机会。发挥人之长处,才是组织的惟一的目的。须知任何人均必有甚多弱点,而弱点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但是我们却可以设法使弱点不发生作用。管理者的任务,即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长处,作为共同绩效的建筑材料。”周总理在谈到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时强调说:“有了政治信任,用得其当(适时适地适合条件)也很重要。”陈云同志则讲得更为概括:“坚持人、事两宜的原则,用人得当,适得其所”这些论述,都是告诉我们在人才选用中要做到适才适用。
4.充分信任
既然根据人才的特点把其放到了合适的位置上,就应该对其给予充分的信任,让其大胆地进行工作,创造业绩。尊重、信任是使用人的前提。如果领导既要使用一个人,而又不充分信任他,就会使下级在工作中缩手缩脚,并导致下级产生离心倾向。
心理学研究证明,当自尊心受到尊重时,个体的才智将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有经验的领导者,对下属总是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被日本人称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曾直率地说:对下属就是要给予充分的信任,要尽量发现部下的长处,鼓励他们,大胆地使用他们。否则,如果总是找部下的短处,总是指责,部下就会畏缩不前,能力就发挥不出来,结果公司的业绩自然也就发展不了。
信任下级,实质上是领导者自信心的一种表现。因为任命一个人担任什么职务,是在挑选、考察之后的事情。如果当你任命了一个下级来负责某项工作后,你又不放心他能干好,这实际是对自己的否定,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信任下级,就要按照下级的职务充分地授权,要使他在其职务范围内达到权责一致。这样做,不但使下级有一定的压力,而且使下级感受到信任感,从而产生动力。正由于压力和动力,才使这个企业的各级人员在工作中充满活力。如果相反,领导者对下级不授权,或者授了权又超越层次去越俎代庖,则必将造成管理功能紊乱。一方面,下级因未得到必要的信任,可能失去积极性;另一方面下级可能会依赖领导,出了问题向上推,使领导忙于具体事务,无暇抓大事。
总之,提拔人、使用人应当遵循两条最基本原则:①“德才兼备”标准和“量才任职”原则的引申和具体化,只有胜任现有职务并确实获得成绩者,方可予以提升;②对于的确具有较高才能的下属,应当及时地把他们提拔到更为重要的岗位上来,让他们得以尽早地、充分地发挥才干。这样才能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三、用人之要义
1.用人之长
所谓的用人,就是用人所长,避人所短。才有可用之人、可用之才。人才与普通人的区别不是他们没有缺点,而是他们的才能过人。而且,对于这些才能出众的人才而言,其缺点也往往比较显著,缺点不明显者,才能也往往较平庸,事物这种相反相成的特性,在人才问题上也是如此。
汉武帝时东方朔上疏陈述求才不可求全的观点:“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唐太宗也提出:“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清朝魏源更系统地论述了这个观点,他在《洛篇七》中写道:“用人者,取人之长,避人之短。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所以用人的要诀在于用其长,这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好方法。
善于发现人才的长处,给人才以用武之地,是领导者用人的第一艺术。每个人才的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用其所长,就是把这些宝贵的东西发掘出来。这样,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工作就会出现新局面。
用人所长不仅是能否发现人才长处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敢不敢用的问题。也就是说领导者用人,还要有魄力,敢用人才。尤其是要敢于使用有明显缺点的人才;宁肯用有缺点的人才,也决不可用“无缺点”的庸才。用人要从事业出发,必须力排众议,敢用“争论很大”的人才。从另一方面讲,人才身上不全都是长处,因为某人是人才就不论其短长而用,不仅不会给工作带来好处,还会贻误人才,使工作受到损失。
一个想成就事业的坚强有力、有作为的领导者,为求在某个特定职位上能做出突出成就,常常不顾有某方面的明显缺欠,而选用在这方面有突出专长、甚至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历史一再证明,只有雄才大略的领导者,才有希望成就大事业。由此可以说,知人所长,用人所长,是用人之道的精髓。
2.量才任职
职能相称所谓量才任职,就是按照每个下属的实际才能来安排相应的职务,做到人尽其才,事尽其功。要做到量才任职,首先要全面衡量每一个下属的长处和短处。人皆有所长,亦有所短;有其所能,亦有其所不能。一个人立足于世靠其长处,而非短处;同样,领导者用人是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故只能用其所能,避其所不能。
量才任职,还必须对各种职位的具体要求、任务和职责等,有一个明确详细的规定。有了这种规定,量才任职才有了客观的标准和依据。设计合理的、科学的职位,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各部门的工作性质、特点和要求,对机构中的各种职位进行严格科学的分析,务必解决由于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带来的各种官僚主义现象。
工作职位有层次、行业之分,人才也有层次、类型之别;不同工作职位对人才有不同要求,不同人才对工作职位也有不同的适应性。把二者恰当结合起来,以做到既保证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又充分地发挥人才能力,否则,小才大用,贻误工作;大材小用,又造成人才浪费。这就是现代管理学中所说的能级原则。能级原则,简单说来,就是使相应的人才处于相应的能级岗位,使人的才能、专长与岗位、职务、责任相互对应。